建筑学阅读报告论文题目:建筑阅读之世博中国馆关键词:建筑学中国馆平面立面建筑风格阅读作者:XXX 学号: XXXXXXXXXXXX 完成日期:2010 年 11 月 14 日2010 年注定将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来到中国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国人百年期盼、 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世博会在吧世界带给中国的同时, 也把中国展示给了世界。 然而,世博会最大的特色就可能在于将全世界不同的建筑思想、建筑风格融会在一起, 为我们的建筑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欣赏、阅读、研究建筑学提供了素材。在世博园那么多世界各国的展馆中, 最受瞩目的自然非中国馆莫属。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位于世博园 A 片区,世博轴东侧,建筑三层,占地15000 平方米, 2007 年 12月 18 日开工, 2010 年 2月 8 日竣工,由何镜堂设计建造。①中国馆外墙为极具代表性的明亮的“中国红”,再加上本身建筑的高度,在世博园区显得非常醒目。建筑俯视呈正方形,顶部横梁交错穿插,底下由四根巨大的柱子支撑。整体形象显得很规整,虽然细小处仍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创新之处,从整体来看, 建筑依然比较中规中矩。除去那特点鲜明的色彩之外, 中国馆最有特色的地方便是那些交错的梁柱了。 这种设计常见于中国古代宫殿庙宇的之中,但鲜有数量如此之大,高度如此之高的。当然,这和建筑材料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纯木质的梁木当然无法承受太多的重量,钢筋混凝土是建材史上的巨大突破。而且由于施工机械的限制, 古时人们也很难将建筑建成一个怎样的高度。 虽然这种交错结构很能体现中国特色,但是近年来这种结构也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种建筑设计中,所以未必显得如何品味独到,理念创新。之前,网上盛传中国馆抄袭92 年塞维利亚世博会日本馆的设计大概就缘由于此吧。在我看来, 抄袭一事基本可能性为零,断没有哪个设计师拿这等大事冒险,但是在那些梁柱结构的设计理念上并没有突破性创新倒是事实。到了晚间, 中国馆的主色调在红色以外又加入了另一种“中国代表色”——黄色。如果人在现场,那些温暖的黄色灯光还是显得非常可亲可爱的。为白日的庄严肃穆增添了一抹轻柔。那些交错梁柱的缝隙间所填满的那些玻璃,我以为,用得恰到好处,白天方便馆内采光,晚间又使中国馆别具魅力。整体来看,中国馆以稳重示人, 颇让我想到“厚德载物”的典故。外景为正方,又有端正平稳之意。 再加上那极具中国特色的红黄色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