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第一章、土建工程1、桩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序号质量通病现状防治措施一机桩1 桩顶位移、上升浮起(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施工前清除地下障碍物,打桩时注意打桩顺序,桩顶标高宜以负公差控制,同时避免打桩周围开挖基坑。2 桩身倾斜。场地应整平,在施打中要确保桩机稳定,严格验收桩材,确保桩尖与桩轴线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严格控制首节桩的垂直度,沉桩过程中应保持桩帽、桩锤和桩三者应在同一轴线上。3 桩头击碎(打桩时,桩顶出现砼掉角、碎、裂或硬打时桩顶钢筋局部或全部外露) 。沉桩前应对桩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合格的桩用于工程,检查桩垫、锤垫是否平整,沉桩时应保持桩的垂直,避免偏心击打,沉桩前检查法兰是否空鼓,桩身是否漏浆和蜂窝麻面,镦头是否突出法兰面。桩帽应用纸垫,厚度100mm 以上。4 桩身断裂(沉桩时,桩身突然倾斜错位,贯入度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沉桩前,清除地下障碍物,对运至现场的桩进行检查,(包括对质保书的检查) ,沉桩过程第一节桩发现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或拔出重新沉桩,接桩要保持上下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沉桩前检查桩身模板合缝是否漏浆,(按标准要求),发现异常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分析。2 5 桩身跳动,桩锤回弹。检查原因,穿过或避开障碍物,控制落锤高度。6 桩间连接焊缝外观质量差,有气孔,焊缝不饱满、咬边。每道焊口的焊缝按二级外观标准确认,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沉桩。7 定位线放错。对图纸和变更检查桩位的定位放线,并复查是否正确,而且有明显标识。8 焊接质量内部缺陷,外部咬边。每层焊接进行溶渣打磨,最后一道电流不能过大,控制咬边。9 桩材弯曲端部不平。沉桩前检查每节 PHC 管桩的直线度,管口平直度。二人工挖孔桩1 涌沙、涌泥(地下水位高,土层中夹有粉细砂或淤泥泥质土层)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尽可能降到设计桩底标高以下沉设钢套管以阻挡流沙,流泥2 沉渣过厚(清孔后地下水渗入时带泥沙、孔口周围积土未清理、清孔后因未及时浇注使孔底岩石风化所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尽可能降到设计桩底标高以下及时清理孔口余泥长时间不浇注,浇注前清理孔底风化残积物3 桩身混泥土缺陷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混泥土浇注前计算好混泥土需求量,做好供应计划,确保连续浇注的供应4 护壁渗水、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对于出水量较大的孔可用木楔打入,周围再用防水材料封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