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控制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1.目的使编制的控制计划达到统一化、法律规范化、使产品/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能在控制计划的编制中有针对性的提出,并实行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设计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样件、试生产、生产过程的控制计划文件的编制;3.定义过程特性:即与过程有关,且直接影响产品特性,但本身并不直接附着于最终产品之上的过程中必须控制的特性;如:轴承加热时间、轴承温度、液压泵压力表调节值等;产品特性:即经过过程的加工/装配后,附着于产品之上的,最终产品本身具有的特性;4.职责职责内容责任部门产品特性确定(技术参数确定)技术部门过程特性确定(工艺参数确定)技术部门控制计划的编制、修订质量部控制计划的实施质量部、总装厂5.程序细则5.1 控制计划的编制5.1.1 控制计划的编制由质量部在 PFMEA 编制完成后根据过程流程进行编制,技术部、总装厂等相关部门协助质量部完成;5.1.2 以 PFMEA 分析的失效后果和所评价的风险顺序为依据;5.1.3 过程控制计划所要控制的对象为每一道工序中的薄弱环节;5.1.4 在 FMEA 分析中,风险顺序数大或者严重度大的,客户特别关怀或者设计特别要求的特别特性项目,在控制计划中必须实行措施加以控制;5.1.5 对于客户要求的特别特性项目,必须在控制计划中,按客户规定的符号加以标识,并对其过程能力进行连续监控;5.1.6 FMEA 分析中风险顺序数大于“64”就应实行措施加以控制,并跟踪措施实施结果;在实际应用中,不管 RPN 值如何,严重度(S)≥8 时,就应予特别关注;5.1.7 控制计划中必须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保证或证明产品及过程特性已经满足规定要求;5.1.8 控制计划应明确具体的控制参数,标明控制计划中的主要项目,如:测量技术、检验频次,样本抽样容量大小等项目;5.1.9 控制计划中需提出过程失控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如:隔离、报废、返修等);5.1.10 控制计划中必须标明所控制的是样件、试生产还是生产过程,并写明控制计划及计划编号;5.1.11 控制计划由质量部使用统一的格式编制并形成文件;5.1.12 控制计划编制完成后必须按 APQP 手册的规定进行检查;5.1.13 控制计划的评审:由质量部组织技术部、总装厂等相关部门进行评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1.14 编制完成后的控制计划,经评审通过后,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并经资料室存档后复印加盖“受控”章后,方可发放实施;5.3 控制计划的修改5.3.1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