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懂得从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的必然性;3、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4、了解价格的含义和货币的其他职能。【重点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自主学习】(充分预习,熟练背诵,夯实基础)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货币的含义、本质、职能; 【合作探究】1.大型歌剧《白毛女》(舞台剧)全国巡演的首场演出在陕西延安启动。57 岁的徐大姐用80 元买了一张门票,再次欣赏到“扯回几尺红头绳,给咱喜儿扎起来哎……”等经典台词。【问题探究】: (1)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是商品吗?你的判断依据?答案 不是商品,判断商品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① 定义法 ②属性法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③流通领域法(2)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吗?答案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所有物品共有的属性。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能够满足喜儿扎头发的需要,因而具有使用价值。②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已离开商品交换领域,不再是商品,因而不具有价值。(3)徐大姐用钱为什么能购买门票呢?答案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所以徐大姐用钱能购买门票。2.情人节来临之际,玫瑰花的销量大增,平时售价不足 5 元的玫瑰花达到每枝 10 元。小王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 80 元买了 10 枝玫瑰花,送给了女朋友。【问题探究】:(1)材料中的“10 元”和“80 元”分别执行了货币的什么职能?答案 10 元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80 元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2)你知道区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方法吗?答案 如果出现“标价、标签、价格”等名词,说明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如果出现“购买、现场交易”等动词,说明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反馈检测】1.为了密切家校联系,很多学校都开通了校讯通服务。家长都成了校讯通的客户,通过定制校讯通,家长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各种信息、学校的各项通知等。材料中的“校讯通短信服务”(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C.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