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 0 8 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分析及 2 0 0 9 届复习对策 转载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2008年是江苏新课程改革后第一年高考,在考前大家心中都没有底,试卷出来后,第一感觉难度较大,但考试结果还可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首先结合一些专家和同行的观点说说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变化大。1.整体结构和题型的变化。 以前几届高考给我们的感觉是基本很平和,整体结构和题型上往往变化不大,但新课程改革后第一年高考试卷在整体结构和题型上与往年有所不同,变化较大但也基本沿袭了历次模拟考试的风格,学生也已经习惯。整卷分客观与主观两大部分,其中主观题分必做和选做两类。客观题部分由 20道单项选择题组成,每题 3分,共60分,其中政治史部分 8题(选1籍贯题、3三省题、10西藏题、11外交题、13罗马法、16代议制、19冷战题、20国际关系),经济史 5题(选 4唐文化、5洋务运动、、8经济解体、9合作化、14全球化)和思想文化史部分 7题(选 2书法、6习俗、7进化论12东西文化、15科技史、17冯如飞机)。主观题中的必做部分为 3道材料解析题,政治中日外交、经济发展模式、思想文化史戏曲各一题,分别赋12、14和 10分;选做部分仍为 4道题,每本选修教材涉及一题,由考生选做其中的 2题(江苏地区大多选做“改革”和“人物”两题),各12分。分数分布分别是必修一政治部分 36分,占 30%,必修二经济部分 29分占 24%左右,必修三文化部分 31分,占 26%左右,选修一和四各占 10%。 2. 题量、覆盖面和考试时间的变化。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题量比去年减少 5题,今年总题量 25题(选择 20题,非选择 5题),去年 30题(选择 24题,非选择 6题);考试的时间由以前的 120分钟改为现在的 100分钟,分值也由以前的 150分改为现在的 120分;试卷所引用的图片由去年的 11幅减为今年的 7幅;考查历史知识点的覆盖面有所减少,往往摘取其中一点来考查,不求面面俱到,力求做到少而精,《2008年历史考试说明》必考部分 26个大专题,没有考到的专题有 5个: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6.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其他专题或多或少的涉及一些知识点。选考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也是蜻蜓点水,改革只考了 7个改革的其中之一孝文帝改革、人物评说 17个人物中只考了 3.华盛顿和拿破仑、探索奥秘 6个中考了一个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