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由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导入 讲授新课 第六章润滑系 §6 —1 概述 一、润滑系的作用 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在很小的配合间隙下作高速相对运动。由于零件接触表面呈凹凸不平状,如果零件的金属表面之间直接摩擦,将增大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摩擦产生的热量还可能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为了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发动机工作时,润滑系连续不断地将足够数量、温度适宜、清洁的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其主要作用有: 1 .润滑作用 在两个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之间形成油膜,避免它们直接接触,实现液体摩擦,使摩擦系数大大减小,从而减少零件磨损和发动机的功率损失。 2 .冷却作用 循环流动的润滑油不断地吸收并带走摩擦表面的热量,保持零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3 .清洗作用 具有一定压力和粘度的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循环流动时,带走摩擦面间的金属磨屑、积碳和沙粒等。 4 .密封作用 附着在气缸壁、活塞和活塞环等零件上的油膜,填充了相互间的间隙,减少了漏气,提高了零件的密封效果。 5 .减振与防锈作用 零件接触表面间的油膜,可吸收零件间的冲击振动,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噪声。油膜还可以防止水、空气和酸性气体对零件表面的氧化和腐蚀。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所承受的载荷大小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所要求的润滑强度也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润滑方式。现代汽车发动机多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是指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将一定压力的润滑油连续不断地压送到各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压力润滑主要用于承受载荷大、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摩擦表面,如曲轴的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和摇臂轴等与各自对应的轴承(或座孔)之间的润滑。 2.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指发动机工作时,利用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和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飞溅润滑主要适用于外露表面、承受载荷较小的工作表面,如气缸壁、活塞销、挺柱、气门杆、凸轮、偏心轮等的润滑。 三、润滑系的组成 如图6—2,为保证发动机得到正常的润滑,发动机润滑系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润滑油储存与输送装置 包括油底壳、机油泵、输油管和气缸体与气缸盖上的润滑油道等。其作用是保证润滑油的储存、加压和循环流动。 2.润滑油滤清装置 包括集滤器、粗滤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