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VIP免费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_第1页
1/21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_第2页
2/21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_第3页
3/21
第一章 绪论 一、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发展状况: (一)战国至唐代:萌芽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二)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3、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首次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4、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创“新感”温病之说。“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5、金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能火热而化。立新法:表里双解。制新方:表里双解方。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6、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 学史 上第一部 温病学专 著――《温疫 论》 8、清代温病四 大家 :叶 桂 (叶 天 士 ),薛 雪 (薛 生白 ),吴瑭 (吴鞠 通 ),王土 雄 (王孟 英 ) 9、叶 天 士 著《温热论》,被 誉 为 “温热大师 ”,提 出 了 “卫 气营 血 ”的辨 证论治 理 论和“辨 舌 验 齿 、”“辨 斑 疹 白 培 ” 10、薛 生白 著《湿热病篇 》,对湿热之邪 在上、中、下 三焦 的辨 证和治 疗 进 行 了 系 统 论述 。 11、吴鞠 通 著《温病条 辨 》,形成以 “卫 气营 血 ”和“三焦 ”辨 证论治 体 系 。 12、王孟 英 著《温热经纬 》 (四 )近 现 代:发展提 高 阶段 章末总 结 : 简 答 1 、温病四 大家 及 代表著作 各 是什 么 ? 叶 天 士 《温热论》;吴鞠 通 《温病条 辨 》;薛 生白 《湿热论》;王孟 英 《温热经纬 》 2 、吴又 可 对温病学的贡 献 有哪 些 ? 编 著了 第一部 温病学专 著《温疫 论》;在病因 方面 提 出 了 “疠 气”治 病学说;在流 行 特 点 方面 ,提 出 了 温疫 具 有强 烈 的传染 性;提 出 了 感邪 途 径 是口 鼻 而入 ;在治 疗 方面 ,创立了 疏 利 透 达 之法。 3 、刘完 素对温病学的贡 献 ? 创新论:提 出 了 六气皆从 火化;立新法,立新方:创制了 双解之剂 ,如 双解散 等 ;补充了 燥气的病因 病机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4 、叶 天 士 对温病学的贡 献 ? 著《温热论》;创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