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客户/服务器程序设计与实现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 Microsoft Visu al Stu dio 2008 编程环境。 2、了解 TCP 与UDP 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3、了解客户/服务器模型原理。 4、熟悉 Socket 编程原理,掌握简单的套接字编程。 实验设备: 硬件:PC 机(两台以上)、网卡、已经设定好的以太网环境 软件:Microsoft Visu al Stu dio 2008 实验内容及步骤: 1、编写用 TCP 协议实现的Client 端和 Serv er 端程序并调试通过。 程序分两部分: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 工作过程是: 服务器首先启动,它创建套接字之后等待客户的连接;客户启动后创建套接字,然后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客户接收键盘输入,然后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到数据后,将接收到的字符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或者服务器接收键盘输入,然后将数据发送到客户机,客户机收到数据后,将接收到的字符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程序流程如下: Socket()建立流式套接字,返回套接字号。 accept(),接受连接,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bind(),套接字 s 与本地地址相连。 listen(),通知 TCP,服务器准备好接收连接。 连接建立,accept()返回,得到新的套接字,sc recv t()/send(),在套接字 sc 上读/写数据,直到数据交换完毕 closesocket(),关闭套接字 sc closesocket(),关闭最初套接字 s,服务结束 Socket(),建立流失套接字, 返回套接字号 connect(),将套接字 s 与远地主机连接 send()/recv (),在套接字上读/写数据,直到数据交换完 closesocket(),关闭套接字结束 TCP 对话 服务器方 客户方 2、编写用 UDP 协议实现的 Client 端和 Serv er 端程序并调试通过(做完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做该实验)。 3、编写用 TCP 协议实现 Client 端与 Serv er 端的一段对话程序。Serv er 端根据用户的输入来提示Client 端下一步将要进行操作。 所用函数及结构体参考: 1、创建套接字——socket() 功能:使用前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 格式:SOCKET PASCAL FAR socket(int af, int ty pe, int procotol); 参数:af:代表网络地址族,目前只有一种取值是有效的,即 AF_INET,代表 internet 地址族; Ty pe:代表网络协议类型,SOCK_DGRAM 代表 UDP 协议,SOCK_STREAM 代表 TCP协议; Protocol:指定网络地址族的特殊协议,目前无用,赋值 0 即可。 返回值为 SOCKET,若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