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护海宫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材料来源: 护海妈祖宫 2013-12-14 13:28:45 彭城护海宫目 录一、申报文件 ⋯⋯⋯⋯⋯⋯⋯⋯⋯⋯⋯⋯⋯⋯⋯⋯⋯⋯⋯( )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彭城护海宫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报告 ⋯⋯⋯⋯⋯⋯⋯⋯⋯⋯⋯( )二、申报表 ⋯⋯⋯⋯⋯⋯⋯⋯⋯⋯⋯⋯⋯⋯⋯⋯⋯⋯⋯⋯( )三、概况 ⋯⋯⋯⋯⋯⋯⋯⋯⋯⋯⋯⋯⋯⋯⋯⋯⋯⋯⋯⋯⋯( )(一)名称 ⋯⋯⋯⋯⋯⋯⋯⋯⋯⋯⋯⋯⋯⋯⋯⋯⋯⋯( )(二)地理位置 ⋯⋯⋯⋯⋯⋯⋯⋯⋯⋯⋯⋯⋯⋯⋯⋯()1.彭城护海宫位置图⋯⋯⋯⋯⋯⋯⋯⋯⋯⋯⋯⋯()2.彭城护海宫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图⋯⋯⋯ ()(三)历史沿革 ⋯⋯⋯⋯⋯⋯⋯⋯⋯⋯⋯⋯⋯⋯⋯⋯()(四)彭城护海宫概况⋯⋯⋯⋯⋯⋯⋯⋯⋯⋯⋯⋯⋯()1.描述 ⋯⋯⋯⋯⋯⋯⋯⋯⋯⋯⋯⋯⋯⋯⋯⋯⋯⋯()2.图表 ⋯⋯⋯⋯⋯⋯⋯⋯⋯⋯⋯⋯⋯⋯⋯⋯⋯⋯()3.照片 ⋯⋯⋯⋯⋯⋯⋯⋯⋯⋯⋯⋯⋯⋯⋯⋯⋯⋯()(五)价值评定 ⋯⋯⋯⋯⋯⋯⋯⋯⋯⋯⋯⋯⋯⋯⋯⋯()四、保护管理 ⋯⋯⋯⋯⋯⋯⋯⋯⋯⋯⋯⋯⋯⋯⋯⋯⋯⋯⋯( )(一)保护管理概况 ⋯⋯⋯⋯⋯⋯⋯⋯⋯⋯⋯⋯⋯⋯()(二) “四有 ”工作情况 ⋯⋯⋯⋯⋯⋯⋯⋯⋯⋯⋯⋯()二、申报表名称彭城护海宫年代明-现代座落地点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岭镇彭城村港雅自然村管理单位护海宫管理委员会简宫俗称三妈宫,祀妈祖林默娘。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 年),由湄洲祖庙分灵而来。清道光二十七年( 1847 年)从五刘凤山迁现址。1999 年再次重建。现宫坐北向南,由山门、前埕、前殿、拜亭、两廊和大殿组成。面阔10.25 米,进深 20.35 米。大门三门并开带前廊, 辉绿岩与白石间作。 前廊立辉绿岩透雕蟠龙柱。正中大门门额书 “护国庇民 ”,大门对联为 “文笔介武城齐拱峙,青龙白鹤尽朝宗”,为清代廪生刘文元所撰。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敞开式,抬梁结构,屋脊硬山顶,正脊堆塑双龙戏葫芦、麒麟及祥花瑞草等。四柱卷棚式拜亭连接前后殿。正殿面阔、进深各三间,硬山顶,进深五柱。抬梁、穿斗木构架。明间架内三通五瓜。神龛祀妈祖神像, 龛上悬 “海不扬波 ”金字黑底木匾。宫中保存不少有价值的文物,其中海界碑2 通,均立于明万历三十二年( 1604 年),清代重立,碑花岗岩质地,一碑小圆首,高99 厘米,宽 56 厘米,厚 10厘米,字径 4 厘米。另一碑圭首,高109 厘米,宽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