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心理2.心理卫生3.健康4.心理冲突5.挫折6.心理防御机制7.应激8.心理辅导9.狭义的学校心理学10.适应性辅导11.发展性辅导12.个别心理辅导13.小组辅导14.重复15.重读16.摘要17.情感反应18.指导19.解释20.自我开放21.影响性摘要22.心理评估23.心理评估的客观性原则24.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25.心理评估的动态性原则26.心理评估的综合性原则27.心理评估的指导性原则28.观察法29.谈话法30.问卷法31.心理测验32.阻抗33.系统脱敏法34.厌恶法35.代币法36.生物反馈法37.无条件的积极尊重38.移情的理解39.选择性概括40.过度引申41.认知重建法42.角色扮演法43.两难问题法44.行为强化法45.强化不相容反应46.榜样引导法47.代替法48.渐进注意法49.思维定势50.不良认知51.情绪52.情感53.自主训练法54.呼吸调节法55.个性心理56.自律性57.角色互换58.对抗59.学习策略60.学习评价61.学习疲劳62.神经症63.人格障碍64.心身疾病65.抑郁症66.恐怖症67.强迫症68.焦虑症70.学校恐怖症1.心理: 也可称为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可人为地分为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2.心理卫生: 又称精神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有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心理卫生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重含义是增进人的心理健康。3.健康: 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4.心理冲突: 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5.挫折: 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6.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7.应激: 又称“紧张状态” ,是由应激源(紧张刺激物)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8.心理辅导: 是有关专业人员,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为目标和内容的一项工作。9.狭义的学校心理学:即专指面向学生的心理辅导,是指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10.适应性辅导: 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