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民俗调查报告中国民俗调查报告 摘 要:民俗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每个地区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生活习惯和生活变化是不同的。“入乡随俗”这句成语就在某些程度上道出了了解一个地区风俗的重要性。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与复合性、地域性、有用性、群众性、传承性的特征。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具有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法律规范道德、维护社会和谐、提升生活质量、培育审美意识等功能, 这些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 关键词:中国民俗;特征;阶段 1 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 “民俗”一词在我国出现得较早, 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缁衣》云:“故君民者, 章好以示民俗, 慎恶以御民之淫, 则民不惑矣。”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文化现象, 故有人称它为“文化”或“社会生活文化” 。具体反映在民族的生产、岁时节日、婚姻丧葬、文娱活动、道德礼仪等方面, 具有多种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性与复合性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融合, 我国成为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数十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的每一个民族, 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国民俗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由于地域辽阔, 即使是同一民族, 也呈现出“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的特点, 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 中华文化向来以包容四方的气度著称于世, 其中民俗文化更是如此。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先后吸收了来自中亚、西亚及印度等地区的多种民俗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传入, 对中国民俗具有极大的影响。如,形成了“腊八节”等新的民俗节日。这些异域风情, 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宝库。 2.地域性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 民俗文化总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 表现出鲜亮的地域特征。作为历史进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生活形式, 不同地域的中国民俗文化代表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成为某一地域的一种文化标志, 以至于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就可以推断出他是哪里人, 属于哪个民族。 3.有用性 有用性是中国民俗文化最本质的特点。中国民俗文化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人们依赖民俗开展生产, 繁衍后代, 寻求精神愉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