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老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努力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伴随着实施的推动,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 关键词:中小学;实践活动课程;问题反思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近年来,许多中小学院校都开展了这样的课程,然而,从课程开展进行的效果来看,不少学校对这门课程的实施感到压力很大,困难重重,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反映出了许多实际的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开设这门课程,需要我们教学讨论工作者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积极地反思和透视。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视野割裂和行政管理归属混乱,课程缺乏清楚规划 当前有些地方和学校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往往仅限于小学、初中或高中某个阶段来设计,缺乏全局观念,没能从小学至中学进行系统构建,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条块分割,无法有机联系。这种割裂的视野导致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习阶段没有很好的衔接。 (二)系统师资培训不足导致课程缺乏核心力量 任何一门课程最终都要老师来执行,因此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决定着课程的实施水平。一项关于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配备与安排的调查就显示出了许多不合理现象:有的学校仅设立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的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配给班主任。当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团队素养不高又缺乏上课的热情与投入,课程因此陷入尴尬境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评价体系的漏洞致使课程缺乏长远进展前景 虽然“素养教育”的春风早已吹遍祖国大地,然而事实上,目前国内衡量学生素养、老师能力、学校教学水平的主要手段等仍然以應试成绩作为主要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标。应试科目中不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它在教学评价中所占比重也就相应较低。有些学校仍然存在相当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在课程安排上以考试科目为主,其他活动以不影响学习成绩为原则。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与考试直接挂钩,与老师、学校的评价考核关系也并不紧密,自然不被学校重视。“分数至上”评价体系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应用价值,只关注课程的外在效应,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