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思考 自 2024 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开始爆发,以其强烈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目前已造成了全球约四百多万人感染,约三十多万人死亡。我国及时实行了强力有效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尤其是在治疗上利用了中医中药的优势,实行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病人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增强民众防病力,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以下就关于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做出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对疾病的认识 病毒学讨论证实,”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所致病病原体属首次发现,早期人们对其特性不甚了解,也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这给疾病防治带来极大地困难。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发现,病人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胸闷、腹泻,纳差、重者高热、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症状,并且有广泛强烈的传染性,这些特点与中医典籍所描述的“疫疠”相符合。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温病条辨》也有关于疫病的详细描述:“温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若役使然也”。因此中医上此病当属“疫病”范畴。 中医又根据其致病特征,判定病邪属性。病人发热,但以低热为主,身热不扬,病势埋伏期长,缠绵日久;咳嗽不爽,干咳为多,身困乏力,神疲倦怠;多伴有腹泻,纳差,食欲减退,口苦口干等脾胃症状;舌苔多腻。以上这些特点,符合中医湿邪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故认为此病邪为湿邪性质。又因其由口鼻进入,以肺病为主,后期病变迅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因此属于湿毒热邪。所从中医角度可以认识到,本病病位在肺,并以肺为核心,牵涉到全身,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 二、疾病的治疗 目前已针对“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制定出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普通病人集中隔离,给予一般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危重症患者需及早进入 ICU 病房,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血液透析、康复者血浆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积极抢救。中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医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下,结合发病地理环境、季节气候、不同的临床表现、病人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给出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病治则为辟秽化浊,以祛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宣畅气机为主,按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初期、临床治疗中期、重症期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