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4 2 0 3 2 6 8 1 5 课程名称:果蔬贮藏与保鲜(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本科生物技术专业专业选修课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教学大纲 一 、课程说明 果蔬贮藏与保鲜是生物技术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果蔬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果蔬采后的生理特性,果蔬贮藏的主要方式及其管理基本知识;主要果蔬的贮藏特性及贮藏技术要点;熟悉果蔬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及预处理的一般技术。 先修课程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 2 学时,计划教学周数 13 周,总课时数 26 学时。其中讲课16 学时,实践 8 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1.5 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授课学时 实验学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绪论 果蔬的质量及质量分析评价 果蔬的采后生理 影响果蔬贮藏性的因素 果蔬的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果蔬的运输与冷链流通 果蔬的贮藏方式与管理 果蔬采后病虫害 果品贮藏举例 蔬菜贮藏举例 1 2 2 2 2 2 2 1 1 1 0 0 0 0 4 0 4 0 0 0 合 计 16 8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影响果蔬产品贮运保鲜的采前采后因素、果蔬产品的采后生理、果蔬产品贮运保鲜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流程及一些水果蔬菜的贮运保鲜技术。能够运用果蔬贮藏保鲜学中所学到的基本原理和贮运保鲜技术,解决果蔬贮运、销售中出现的问题,以适应水果蔬菜生产的需要。 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学内容应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可靠的科学依据,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变化,能够反映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整个教学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绪论 本章介绍果蔬产业化的意义、国内外果蔬生产与贮藏的概况、 我国果蔬贮运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本章主要知识点: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国内外果蔬贮运的现状、研究动态、发展趋势 及任务。 难点: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的经验、研究动态、发展趋势。 第1 章 果蔬的质量与质量评价 本章介绍果蔬质量的内涵及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本章主要知识点:果蔬的有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