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选择题 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途径 B.方式 C.出发点 D.关键环节 2.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3.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4.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5.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主要是德育内容。 A.礼 B.射 C.御 D.书 6.“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句话体现了()的规律。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7.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9.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A.两者相同 B.前者指导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决定后者 10.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1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 A.知 B.情 C.意 D.行 1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智育过程 B.心理辅导 C.德育过程 D.美育过程 1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原则。 A.导向性 B.疏导 C.因材施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15.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 B.适当体罚也可以 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 D.纪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