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编写规范和流程 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啊?对于功能测试用例,只是针对项目的需求,是不是很浪费的这样写来写去,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测试用例是——体现软件的开发目标和可接受条件,软件设计的一种实际体现。设计用例在于明确验证需求(功能)的输入数据和步骤,书面化便于重现 BUG,另一方面用于回归测试。无论 ISO9000还是CMM都要求做任何事情要有记录、书面文档。如果不设计用例,那是随机测试,很难度量是否做的完全。对于开发和测试的沟通,一个是指明测试的方向,和文档的规范,bug 可以接受的描述方法和用词,bug 的分类,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可以在开发和测试以及其他阅读此 case 的部门人员建起桥梁并传递很多信息。 测试用例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设计文档中的USE CASE。将设计文档中的Use Case按照步骤纪录下来,可以用于软件的可接受性测试。 2.按照界面功能区或者系统功能模块,按照用户可能的操作,分块或跨模块,形成系统的功能性测试(可能包括 Normal-通常操作,Exceptional-异常操作,Boundary-边界测试)。 3.将曾经发生过的Bug纪录下来,形成测试用例,可以成为Regression Testing的一部分。 编写测试用例一般有2个模板。Excel模板和 Word模板,编写功能测试用例一般用Excel模板。 测试用例编写一般包括 4个部分:测试环境(即在测试过程中用使用到的环境) 测试数据(测试过程中用到的有效无效的数据) 测试步骤(你怎么做的) 预期结果(你所希望出现的结果) 功能测试又可以分成好多种如逻辑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等。 1、编号:也可以是流水号,也可以自己定义规则,方便程序员与测试人员之间的用例查找和归档 2、描述:说明本次测试用例所要测试的内容;例:本测试用例用于测试系统管理员新增二级管理员 3、前提:说明本次测试的前提条件,例:系统管理员已使用admin身份登录系统并且已进入用户管理界面 4、备注:说明本次测试用例的其他相关信息,例:新增二级管理员成功后,需使用该二级管理员 ID进行登录,验证该二级管理员帐号是否正式开通 上面的是测试用例说明内容,下面的是测试用例详细内容: 5.1、步骤: 也就是操作的步骤编号;例: 1 2 3 5.2、步骤描述:对本步操作进行详细描述;例:系统管理员输入二级管理员用户 ID 5.3、输入值:本步所输入的内容值:例:user001 5.4、期望结果:对本步操作的系统反应的期望结果,也就是说正确的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