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心理学》课程作业评讲(3)责任教师张莉本次主要针对中央电大编制的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必修)形成行考核册作业(3)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二、简答题( 一)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1. 考核知识点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 解答提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向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2)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基础上分析了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之后,高层次需要才依次出现和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总有一种需要处在优势地位,成为主导需要,人的需要除受年龄因素影响之外,还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及教育普及程度有关。(3) 马斯洛特别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二 ) 什么是动机?动机和需要、诱因怎样的关系?1. 考核知识点 : 动机和需要、诱因的关系2. 解答提示:(1)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2) 动机的产生受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的共同影响。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需要。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机体内部会产生一种叫做内驱力的刺激,内驱力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促使机体释放出一定的能量或产生一定的冲动,作出行为反应,反应的最终结果使需要得到满足。诱因是指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条件。在一般情况下, 诱因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物,能够吸引有机体的活动方向,有助于他寻求需要的满足,但在有些情况下,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所以,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3. 注意:首先要弄清动机和需要、诱因的概念。( 三) 动机强度越大,行为效果越好吗?用耶克斯---- 多的森定律来说明。1. 考核知识点 : 耶克斯 ----多的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