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04 年 9 月开始进行实验的。 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 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 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 特确定申报了省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二、课题研究的依据2 / 14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 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 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 有意义的心理辅导, 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 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 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1、低年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