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心脏病人接受非心脏手术,麻醉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脏病者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麻醉与手术可改变心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因此,其危险性不仅取决于心脏病变本身的性质、程度和心功能状态,而且还取决于非心脏病变对呼吸、循环及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手术创伤的大小,麻醉和手术者的技术水平,术中、术后监测条件,及医师判断和处理的能力。第一节麻醉前评估【概述】在对病人麻醉前常规检查评估的基础上,还须全面了解心血管系统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其功能状态,以预计承受麻醉与手术的能力,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操作方法】1. 病史重点了解:①出现心脏疾病相关症状或发现心脏疾病的时间、病程经过;②是否出现过心肺功能不全或休克等,既往治疗情况与效果;③既往疾病史与治疗情况,如风湿热、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哮喘、肺炎等;④既往与近期药物治疗,如β 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皮质激素、洋地黄、利尿药、镇静安定药等。2. 体检除常规项目外,应检查动脉血压、脉搏、皮肤与黏膜颜色和温度、儿童发育与合作程度,要注意心脏和双肺听诊,有无颈静脉怒张、呼吸急促、肝大、腹腔积液,周围性水肿等慢性心力衰竭表现。3. 特殊检查(l) 常规心电图配合24h 动态心电图或运动试验心电图:通过检测心率、心律,发现有无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和心肌缺血。(2) X 线胸片:注意观察心脏大小、心胸比例、肺淤血及肺水肿等。(3) 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脏瓣膜、先天畸形的种类和缺损程度、局部室壁运动,并可测定血流量、射血分数等。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实时动态观察,可纠正经胸检查时误诊及漏诊的病情,及时发现心内畸形矫治的状况等。(4) 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精确的解剖结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与程度。同样可进行左心室造影,了解左心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充盈压。4. 心功能分级及危险因素判断心功能分级及危险因素判断的目的,是通过对心脏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评估,以预示麻醉与手术的安全性,并使危险性降到最低。心功能分级:测定心功能的方法很多,但最简单而实用者则为根据心脏对运动量的耐受程度而进行的心功能分级,一般分为4 级,详见表13-1。表 13— 1 心功能分级及其意义级别屏气试验临床表现临床意义麻醉耐受力Ⅰ级>30s 能耐受日常体力活动,活动后无心慌、气短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