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外实践报告 )- 家乡的变化: 春城昆明的变化家乡的变化——新旧昆明昆明的由来:“昆明 ”一词作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难稽考。关于“昆明 ”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昆明 ”最初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昆明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 ”、 “昆弥 ”或 “昆淋 ”。早期并非城市名称, 而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见诸记载, “昆明 ”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自同师 (今保山 )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由此可见, “昆明 ”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昆明 ”作为地名出现,则是在唐代。“武德二年,于镇置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此为名。”按此处置昆明县,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镇(今盐源县境 )。唐代为什么把定笮镇命名为“昆明 ”,记载当中已写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此处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盖汉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云南西部地区。直到南诏、大理国时期,乌蛮、白蛮兴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为乌蛮、白蛮据有,昆明族才东迁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围。宋宝祐二年(1254 年 ),元灭大理,在鄯阐设“昆明千户所 ”,“昆明”始作为地名出现,延续至今。“昆明 ”一词的含义,晋常琚解释说:“夷人大种日昆,小种日叟。 ”这句话可解释为人口众多的昆明族。)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 30 个年头了。 30 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一﹑老昆明方苏雅百年前拍摄的昆明城给这个城市留下了文化脉络。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市场席卷的城市正面临被大拆迁的命运,耿云生老师用相机记录了消逝的城市面孔。直到 2008,这个城市被裹挟着以疾驰的速度开山毁田、架桥铺路。曾经数百年都保持不变的昆明面貌。而现在,城市面孔每天每时都在变。消逝的昆明古城昆明龟城系明代堪舆大家汪湛海设计,南门为龟头,北门为龟尾,大小东西门为四足,六门均不对称,北偏西,南偏东,火小西门向北偏,称掉尾灵龟。六门皆有瓮城。北面瓮城向东开门,大小西门和小东门之瓮城均向南开门,而不与城门一致,以示龟动。因东方属木,“木宜直,不宜曲”,大东门瓮城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