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11 年版)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CD – 10:I27.9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等病史。2.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衰竭的相应表现。3.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显示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及 /或右心房增大表现。具有以上 1加2条或 1加3条,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即可作出诊断。(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治疗原发病。2.降低肺动脉高压。3.纠正心力衰竭。(四)标准住院日为15– 30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 10:I27.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 dimer )、血沉、C 反应蛋白(CRP )、脑钠肽(BNP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病原学检查;(4)胸部正侧位片、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肺功能 (病情允许时)。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胸部 CT 、B 超、心肌酶学检查、双下肢静脉超声等。(七)出院标准。1.症状明显缓解。2.临床稳定 72 小时以上。(八)变异及原因分析。1.存在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2.病情严重,需要呼吸支持者,归入其他路径。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CD-10 :I27.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15– 30 天时间住院第 1-3 天住院期间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开化验单□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指导吸入装置的正确应用□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