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從制度改革層次思考社福界對整筆過撥款激烈反應的原因王卓祺 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教授社工採取激進、衝突手法近三千社工於十一月二十八日參與罷工,並遊行到社署總部,由於第二批抵達者要求社署署長再次接信不果而與警員發生推撞。鏡頭面前,若不事先知道是專業社工,亦會誤會是紮鐵工人或者是 2024 年「韓農」衝擊世貿會議的翻版。一些年輕社工更表示組織是次罷工「大聯盟」立塲太溫和,代表不到他們利益。他們認為整筆過撥款制度有問題,應該推翻!他們採取激進、衝突的手法,對整筆過撥款制度沒有妥協的立塲當然事出有因;但這是否因噎廢食,則值得商椎!十一月三十日信報社評亦標題呼籲「整筆撥款可取、要改善勿放棄」。社工缺乏激進土壤,但…社工在七、八十年代曾經有一段激進的歷史。當時香港社會公共福利不足,尤其是居住問題。社工組織木屋、公屋(當年部分條件差的稱為徙置區)居民爭取權益。九十年代初社工最激進的其中一次是在 1993 年,當時一批社工與公屋居民因不滿富戶政策而到當時的港督府抗議,後來在馬路靜坐並與警方衝突而被捕。自此,社工逐漸離棄激進主義;主要因素是香港公共福利大幅改善,社工的激進思潮缺乏社會基礎。近年社會貧窮懸殊持續擴大、低下階層並未能分享經濟成果,這可能是社工激進主義的另一土壤。不過,反對整筆過撥款是制度改革導致的問題,與社會問題惡化無關。香港大約有一萬三千註冊社工,八成半就業的社工是在非政府機構工作,他們與社署及醫管局轄下的社工同工不同酬是今次衝突的近因。今次有近三千人參與罷工及採取激烈手段,與警員推撞,可見積怨之深。中國社工專業發展及制度改革經驗最近中國為了促進社會和諧,大力發展社工專業,設立社工認證制度,並稱社工為社工師。中國亦開始採取香港向非政府機構購買服務的靈活做法,但同時設法保障社工待遇。例如,深圳便將社工職位分為 5 級 13 檔,政府機構定期公佈薪酬指導標準。中國政府這些措施是保証社工的能夠安心專業發展,而不會因工作待遇及職業前景,而不安於位。表面看來,社署在 2000 年推行整筆過撥款制度是今日社福界「激進主義」的因由。不過,從較高的層次考慮,為何會產生這次由醫管局醫生牽頭,繼而護士、教師、社工群之而起的薪酬抗爭呢?近因是特區政府政策推行過於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率,未有全盤考慮的缺失;這點早已有論者議及。更重要是,政府在推動改革連番受到相関受眾,如教育改革導致教師因殺校而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