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企业会计准则第 11 号--股份支付》是一项新的准则,其针对的是日益增加的股权激励计划,法律规范了以股权为基础的支付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猎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其实质仍然是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与《职工薪酬》准则法律规范的职工薪酬适用不同的计量原则。现行准则中,股权激励不进利润表,属于报表附注的事项,新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并且与香港 2024 年的修订准则一致),其实施将对有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形成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一般普通投资者的意想之外,本文以案例的方式,解析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提示投资者关注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当期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但是,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虽然股权激励计划对等待期的当期损益形成重大影响,但对公司估值的影响并不重大。一来,上市公司虽然在股权认购价格上给予管理层一定折让,但激励计划有利于管理层稳定、有利于提升营运效率,有利于公司长远平稳进展,是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提升公司价值的手段;另外,会计处理的过程,是增加当期费用,减低了当期可分配利润,但权益项下同时增加了"资本公积",公司净资产没有重大变化。只是,A 股市场投资者历来重视当期利润,与当期和下一期每股净利润对应的 PE 是最直观最常用的指标,投资者一般不深究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差异和准则变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而假如某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对当期利润形成了重大不利影响,引发股价波动是必定的,专业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其中的机会。 股份支付包括两大类: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的支付又细分为新增股份支付和存量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要求以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计量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后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虚拟案例 上市公司 A,20X2 年 1 月 1 日,向 200 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 100 份认股期权,可行权条件为自授予日起连续工作满 3 年,服务期满后可以每股 4 元的价格购买 100 股 A 公司股票。公司估量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 3 元。公允价值是考虑行权价格、有效期、标的股份现行价格、股价估计波动率、股份估计股利、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等,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得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