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索洛-斯旺模型 从本章开始,我们将利用三章的篇幅来探讨增长经济学的内容。从初、中级的教科书中我们已经知道,增长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的长期行为,它重点要阐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生产能力的变化原因。具体而言,我们要探讨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是如何导致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将忽略经济的短期波动,并且假定劳动、资本以及原材料等生产要素都是被充分利用的。 经济的增长率一般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这一指标衡量了一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图 1-1 给出了我国在 1978-2001 年间的人均 GDP水平。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以 GDP衡量的我国经济水平经历了迅猛的发展。 图 1 -1 1978-2001 年 我 国 的 人 均 GDP 水 平 ( 单 位 : 元 /人 ) 实际上,这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现象,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数据也会发现,与三百年前相比,甚至与五十年前相比,整个世界的平均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在世界上的不同国家之间,或者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生活水平之间的差异却又大得惊人。图 1-2 描绘的是我国 2001 年度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 GDP情况。图中的横坐标从左到右依次代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富裕地区上海的人均 GDP(横坐标 9)与最贫穷地区(横坐标 24)之间的差距达到了 34517 元。 图 1 -2 2001 年 我 国 31 个 省 市 自 治 区 的 人 均 GDP( 单 位 : 元 /人 ) 单单只就上面提到的这两个事实(即在纵向上世界整体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在横向上各国之间或一国内的各个地区之间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关于经济增长研究的现实意义已不言而喻。正如卢卡斯(Robert E. Lucas)所言:“印度政府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使得印度经济像印度尼西亚或埃及一样增长?如果可以,是什么手段?如果不可以,那么使得它之所以如此的印度国情究竟是什么?对于涉及于此类问题之中的人类福利而言,结果是令人惊愕的:一旦你开始考虑它们,就很难再考虑其他的事情了。”1 本章所要探讨的索洛-斯旺模型2是几乎所有增长问题研究的出发点,甚至于那些从根本上不同于索洛-斯旺模型的理论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