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实施 TPM? 企业的经济环境 由于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新制品高科技化的开发竞争,与自动化及世界化的趋势 , 使得 Q( 质量 ) 、 C( 成本 ) 、 D( 交期 ) 的竞争越来越为严苛 ,为了生存,除了彻底要求杜绝浪费之外,也要避免巨额投资的设备故障停机及制造出不良品。此外,企业对于购入之商品的质量要求也愈加严格,无不良品已成为企业主之共识。 随着需求多样化,对于多品种少量生产,及缩短交期的要求愈来愈多,企业主已体会到实施 TPM 的必要性,并藉「零损失」来改善企业。为了克服如此严苛的经济环境,必须有革新生产方式、改善企业体质,所以导入 TPM 活动,实为改善企业体质的必要手段。 TPM 的目标是:「藉由人与设备的体质改善,进而改善企业的体质」。意即利用 TPM 来改善设备的体质,以期发挥现有设备的最高效率,并实现新设备的 LCC 设计。 日本的全员生产保全与原来的生产保全相比,主要突出一个“全”字, “全”有三个含义,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所谓的全效率,是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即指生产维修的各个侧面均包括在内,如预防维修、维修预防、必要的事后维修和改善维修。全员参加即指这一维修体制的群众性特征,从公司经理到相关科室,直到全体操作工人都要参加,尤其是操作工人的自主小组活动。 TPM 的主要目标就落在“全效率”上,“全效率”在于限制和降低六大损失:(1)设备停机时间损失(停机时间损失);( 2)设置与调整停机损失;( 3)闲置、空转与暂短停机损失;( 4)速度降低(速度损失); ( 5) 残、次、废品损失,边角料损失(缺陷损失); ( 6) 产量损失(由安装到稳定生产间隔)。 此外,在改善人的体质之同时,让操作人员学习自主保养能力,保养人员学习高度专业的保养技巧,以及让生产技术人员具有免保养之设备计划能力,这些藉由人与设备的体质改善进而改善企业体质,是企业努力的目标。也就是说,欲杜绝工作场所中的一切损失,必需将设备与人的体质作一番改变。即使在事务、设计、营业、研究开发等管理相关部门,亦可改善人与组织、功能的体质,以达到 TPM 改善企业体质的目标。所以目前 TPM 的发展已朝向全面生产管理( Total Productive Management) 之 Total Solution 在运作。 意即利用 TPM 来改善设备的体质,以期发挥现有设备的最高效率,并实现新设备的 LCC 设计。 此外,在改善人的体质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