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代理词尊敬的审判员:作为本案被告的诉讼代理人,现结合本案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向法庭陈述以下代理意见,请法庭予以参考:一,本案中讼争的焦点问题是该合同未经民主议定程序,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是否就应当必定作为无效合同处理?被告认为,这类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假如简单机械的套用法律的某些规定处理案件,不仅会与立法的初衷相悖,而且也违反了活跃农村经济鼓舞土地承包流转的国家政策。根据一般的理解,所谓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的民主议定原则,指的是在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或者国家所有但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进行发包事项时,法律规定必须经过村民会议的民主议定并取得村委会议的多数通过。对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关系中的民主议定原则,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以及最高法院相关解释,均先后对民主议定原则作了确认。 然而,问题又同时出现在最高法院 1999 年《规定(试行)》的第 25 条。该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依本规定第 2 条所起诉的案件中,对于发包方违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决议,越权发包的,应当认定该承包合同为无效合同,并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确定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该第二款又规定:“属本条前款规定的情形,自承包合同签订之日起超过一年,或者虽未超过一年,但承包人已经实际作了大量的投入的,对原告方要求确认该承包合同无效或者要求终止该承包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支持。但可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公平原则,对该承包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下对第二款称之为“但书”)。至此,民主议定原则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效力的影响产生了变数,也即违反民主议定原则并不必定无效,符合“但书”规定的两种特别情形的,仍然得以维持效力。问题的进一步产生,是 2024 年 8 月颁布、2024 年 3 月 1 日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该法进一步确认了农村土地承包应当遵循民主议定原则,但未采纳最高法院《规定(试行)》中的“但书”内容。但是司法实践中也会碰到大量的承包合同纠纷,由于农村的现实情况,村民会议难以召集,村民会议的记录不法律规范,承包合同签订不法律规范等等情况,许多农民对村委会没有召开村民会议根本无法举证,有的当事人对土地也作了大量的投入,假如简单认定合同无效,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与进展,有的甚至造成了矛盾的激化,被告认为,最高法院在 2024 年发布决定废止了规定(试行)等一批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