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北京市殡葬服务现状分析(附机构数量、职工情况、遗体火化数量及存在问题和对策) 北京是我国与北方外族沟通往来的交通要道,在历史的不断进展中逐渐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民族之间殡葬习俗相互碰撞、融合和变异,形成了以满、汉族殡葬习俗为基础,以儒、释殡葬思想相糅合的一套极为繁复细密的殡葬习俗。 自 1956 年全面推行殡葬改革以来,我国的殡葬改革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根本原则,稳步迈向全面进展新阶段。2024 年 3 月,民政部召开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要求把推行少占或不占地的安葬方式作为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坚决治理骨灰装棺再葬、散埋乱葬和建造大墓豪华墓;大力推行骨灰存放,提高存放设施建设标准,增强群众接受程度;大礼提倡树葬、深埋、海葬等其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在全国殡葬领域相关政策方针要求下,北京市坚持稳步推动赎葬改革,不断加强殡葬行业管理和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推动《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并组织编制《北京市殡葬事业进展规划(2024-2024 年)》,在改革传统葬式葬法、骨灰安葬多样化、降低占地安葬比例、节约殡葬用地、完善殡葬惠民政策、优化殡葬服务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殡葬设施是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中的重要分类,根据功能与性质可分为社区型的殡仪服务设施、殡仪馆以及公墓三类。北京市殡葬管理服务部门是在接收和改造“杠房”等旧的殡葬服务行业中进展起来的,当前已经形成以公墓、陵园、殡仪馆等形式为主体的空间系统,主要集中在香山、西山、八宝山一带,2024 年北京市殡葬服务机构数量为 54 个。 《2024-2026 年中国殡葬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殡仪馆是指专门配有火化遗体设备的建筑设施,2024-2024 年北京市殡仪馆数量一直保持在 12 个,包括 2 个城区殡仪馆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和北京市东郊殡仪馆,10 个区县殡仪馆为通州殡仪馆、平谷殡仪馆、顺义殡仪馆、怀柔殡仪馆、密云殡仪馆、延庆殡仪馆、昌平殡仪馆、门头沟殡仪馆、房山殡仪馆和大兴殡仪馆;北京的经营公墓选址仍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传统墓葬风水观念,2024-2024 年北京市公墓数量一直维持在 34 个,大部分位于浅山地区;2024-2024 年殡仪服务机构为 0,2024 年增加1 个;2024-2024 年殡葬管理机构数量有些许波动,2024 年为 7 个。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殡葬服务机构职工是行业内的主力军,来源渠道比较多,是我国的一类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