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具体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应用上面我们重点介绍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征。下面我们结合事例重点介绍几个常用的创造思维。1.扩散思维我们已经知道,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发明创造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形式。扩散思维过程是让思维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张开思维的翅膀,冲破一切禁锢,提出更多的创造性新设想。扩散思维之所以能够产生众多的创造性新设想,是因为它除了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记忆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入了想象因子,使人们的思路显得更加开阔,产生许多不同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答案。这些答案经常以不合逻辑和反常规的形式出现。以砖为例。在讲到砖的用途时,一般职工只能提到砖可以造房子、砌墙、铺路等,总离不开“建筑材料”这一功能范围。而一个扩散思维好的人,则可以讲出更多用途,如可以当榔头敲东西,作武器自卫,叠起来当凳子,吊线当直尺,在水泥地上当笔用,当枕头,压毛毡等等。为便于初学创造学的职工尽快地掌握和运用扩散思维,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去运作:即,形态、方法、材料、结构、组合、功能。关系和因果扩散。下面,我们介绍一位山东农民兄弟进京加工香肠发家的一段真实故事:几年前,这位农民在北京大钟寺附近开设了一个食品加工厂,专门经营香肠。由于市场经济的出现,这个食品加工厂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数量上都竞争不过国有相关企业,最后只剩下三口大锅、四个职工,手中还有 6000元钱,这个企业已经濒临倒闭了!这位农民兄弟见此情景,整天愁眉苦脸,回老家又怕无脸见父老乡亲。正在他一愁莫展之时,他的朋友——一位创造学工作者去看他,见他一副哭丧的脸,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位农民兄弟讲述了自己企业的艰难困境。创造学工作者(他的朋友)给他出了主意,请他先从制作香肠材料上进行扩散,这个创意是按下列图示(见图 8)程序进行的。首先进行一级扩散:即从香肠的用料上考虑,除传统的用肉做原料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不仅吃得好,还要讲究营养),加人高蛋白的豆类、鱼类、蛋类、蔬菜、动物血及含有丰富钙质的骨粉等。然后进行二级扩散:如以肉类为主的香肠,有哪些肉可供广大市民选用呢,过去多半是用猪肉,由于猪肉胆固醇比较高,人们逐渐对牛、羊和鸡、鸭等肉类有了偏爱,同时也照顾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需要;我们再以蔬菜为二级扩散源进行扩散,考虑众多市民的不同口味,我们可以在香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