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文中鸿雁意象详解 VIP免费

古诗文中鸿雁意象详解 _第1页
1/7
古诗文中鸿雁意象详解 _第2页
2/7
古诗文中鸿雁意象详解 _第3页
3/7
第 1 页共 7 页古诗文中鸿雁意象详解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在千百年来的往返途中,传递了多少故事,承载了多少文化,真是难以尽数!作为最常用的原型意象,在古代诗文中,鸿雁的文化内涵是最丰富,最深厚的。为了便于掌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试陈述之。1、哀鸿遍野哀鸿,即哀鸣的鸿雁,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灾民。哀鸿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音渠)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这一意义,是由这首诗引来的后起义。黄侃《水龙吟•秋花》“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第 2 页共 7 页这几首诗词的作者都是对战争和社会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为“哀鸿”而哀也。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虏弦”是外族人的弓箭,云外惊飞四散哀鸣的当然是汉族边地的百姓。这是“哀鸿”的哭喊。2、孤雁失群据说,鸿雁群栖群飞时是不鸣叫的,鸿雁鸣叫意味着失群。所以古诗文中写孤雁失群都是从鸣叫声入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薛道衡《出寒曲》:“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钱起《送征雁》:“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断鸿”和“断雁”都是失群的孤雁,“征雁”也因“独”而孤,几个作者都是抓住孤雁的鸣叫声,与落日、西风、寒夜哀笳、霜天、寂静的秋空等凄清索漠的意象相组合,极写客中游子的悲切和孤伤。第 3 页共 7 页写孤雁的目的是托物写人。或怀人念远,或睹物思乡,或自伤孤寂。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行人断,边秋一雁声。”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刘昱》:“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杜甫和崔涂都写有以《孤雁》为题的诗。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文中鸿雁意象详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