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科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探索宇宙》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由《太阳家族》《神秘星空》《探索宇宙》《未来家园》4 课组成,是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宇宙和地球的一个总单元,主要研究太阳系、银河系的组成及大小、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构建未来家园的梦想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探索宇宙》 又作为一课时内容,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拓展延伸性。 本课主要是通过望远镜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两条主线,引领学生了解人类认识、探索宇宙空间的历程。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太阳、八大行星、太阳系、银河系、宇宙这些名词并不陌生,但对于宇宙空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体系。而且这些内容离他们又很遥远,让他们无法直接看到又难以理解,所以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有些难度,但学生对于宇宙的奥秘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 河外星系、 乃至整个宇宙, 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三、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会查阅、 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交流与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知识: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四、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意识到人类对天空的认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的学习活动。教学难点: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与了解宇宙关系的认识。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各种渠道收集的有关望远镜与宇宙、世界及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六、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我们上学期间会有许多老师为我们上课,但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太空老师 ”,你们知道是谁吗?(王亚平)(课件播放宇航员王亚平在“神舟 ”十号授课的视频片段)。2013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 02.666 秒,由长征二号F 改进型运载火箭 (遥十) “神箭 ”成功发射。在轨飞行 15 天,并首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