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1、总则点检定修制是一种在设备运行状态以点检为核心对设备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的设备管理模式,其目的是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维护检修费用,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依据点检定修制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2.定义 2.1 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根据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2.2 设备定修 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实际状况确定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 2.3 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 2.4 精密点检 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别仪器、工具或其他特别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比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2.5 设备劣化 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 、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 2.6 劣化倾向管理 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 3.点检的内容和要求 3.1 点检的基本内容 3.1.1 定点 设备点检首先要确定一台设备有多少个维护点。确定维护点就是科学的分析这台设备 ,找准可能发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如:滑动部位、转动部位、传动部位、承压部件、冷却部件、受介质腐蚀部位等。点检人员必须对设备的有关部位、部件制定各种维修标准,并按标准要求有计划地对确定的部位逐点地进行预防性检查。 3.1.2 定标维护点确定后,要逐个点进行制定标准。例如温度、压力、振动、间隙、液位、松紧度等等要有明确的量化标准 3.1.3 定期 多长时间检查一次,要定出检查周期,有的点可能每班检查几次,有的点可能每周一下载后可任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