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知识回顾】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和原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分子和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和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 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 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 水银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分子间间隔改变 D. 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BC例题你想象中的原子又是什么样的 ?1803 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的论断。他说,原子是实心球体。原子虽小,却还有原子核,那么,原子的结构到底怎样? 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图片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电子带负电荷,是所有物质的原子共有的粒子。 汤姆森 1906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的发现摧毁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科学家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 ......缺点:没有发现原子核葡萄干蛋糕模型1911 年,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 大多数 α 粒子直线运动少数 α 粒子偏转现象: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回卢瑟福:用 α 粒子轰击金箔 卢瑟福获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与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为什么产生上述现象?1 、 α 粒子通过了原子内、原子间的空隙2 、 α 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3 、 α 粒子撞击了带正电、质量大、体积小的金原子核被反弹 1913 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按能量高低而距离核远近不同,也因此获得 1922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可再分的,那么原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吗? 用其他方法能否将原子继续分下去?若能,它又可以分为哪几部分?为什么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 ?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讨论 :1 、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的?1 、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电子( - )原子 原子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