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关注的重点问题 我(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裁陈鸿桥)在深交所负责市场培育和推广工作,这一段时期以来,我跑了很多省的国有企业,跑过一些被私有企业收购的公司,或者是国有企业已改制的公司。我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原来处于龙头行业的国有企业,迅速被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取代。这些国有企业就是改变一下股东,其他并没有太多变化,包括干部、员工。大股东变化发后,引起公司制度性的变化,包括公司治理、薪酬,进而公司的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国有企业变为民营企业或者新的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后,又去收购过去同行业的国有企业,这些例子非常多。 最近全国各地包括国资委系统,都十分重视资本市场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像广东省,针对广东省属、广州市属的前二十名企业,国资委要每一个企业在几个月之内制定改制方案,符合条件的尽快按照资本市场的条件和标准来要求,争取达到早日上市的条件。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就要通过规范提升竞争力,在一定时期内向上市的条件靠拢。各地都很重视资本市场机遇。但整体来说,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而言,对新的工具、新的制度,还是存在反应略微滞后的问题。比如以前搞股改的时候民营企业跑的很快,中小板块的民营企业都很大方,十股送三股,送给流通股东。从算帐的角度,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会算帐,计算自己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现在推进企业上市过程中,我看到民营企业群体又跑在前面,中小板170 多个上市公司里面。有8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是不是国有企业不行呢?从中小企业群体看,国有企业总量还是比较大,大企业集团下面也有很多小企业,关键看反应速度能不能跟上,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步伐相匹配。国有企业上市的障碍在哪里?反映在国有企业推进上市的决策相对民营企业来说慢,环节多、程序多,瞻前顾后的东西多。比如,有的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要求51%的股份以保证控股,不愿意给高管人员股份。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就想,企业上市对我个人没有好处,上市以后可能还保不住位置,这就耽误了时间。这些问题影响着国有企业的上市步伐。在资本市场历史性发展机遇前,时间不等人。现在是各种各类企业上市的最佳时机,为什么说是最佳时机?一个是整个企业群体的经营形势处于景气期。另外企业上市的速度在加快,发行审核的程序在简化,效率在提高,最快的一个星期有七、八家企业在发行,国有企业如果没有及时抓住机会利用上市提升国有资产价值,就可能带出一个直接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