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卡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分部分项 名称 基础桩(旋挖桩) 合同编号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及主要要求 1、混凝土:(商混) 1)、水泥:采用 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有进场复验报告。 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 5~32mm,含泥量不大于 2%。有进场复验报告。 4)、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检测报告,复试报告。 2、钢筋: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表面清洁无老锈和油污。 3、机具准备: 1)钻孔设备:旋挖钻孔机、钢护筒等。 2)配套设备:挖掘机、装载机、吊车、潜水泵、钻渣运输车等。 3)安全设备:防水照明灯、安全帽等。 4)钢筋加工、安装设备:钢筋笼成套加工设备、电焊机、吊车等。 5)灌装设备:吊车、料斗、导管等。 (二)作业条件 1、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场地标高一般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3、分段制作好钢筋笼,以 20m为宜。 4、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布设抄水平标高木桩,并经过验收签认。 5、选择和确定钻孔机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 三、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及定桩位→配制泥浆→开挖地面表层土埋设钢护筒→检查桩中心轴线→钻机就位→钻孔→成孔检查→清孔、沉渣检查→孔口盖板→移钻孔机→移盖板测孔深、垂直度→沉渣检查→吊放钢筋笼→安装混凝土导管→沉渣检查→浇筑混凝土→桩成品检测、验收。 四、操作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利用全站仪现场进行桩位精确放样,放出钻孔桩的轴线位置,在桩中心位置钉以木桩,并设护桩,放线后由主管技术人员复核,施工中护桩妥善看管,不得位移和丢失,并在放线时测好地面标高。 2、配制泥浆 对自稳性较好的岩土层,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钻进工艺,无需泥浆护壁。而对于松散易坍塌地层,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稳定,必须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向孔内注入护壁泥浆或稳定液进行护壁。 配制泥浆前要根据钻孔的体积确定所需泥浆的数量,泥浆量必须大于钻孔的容积。配制泥浆选取水化性能较好、造浆率高、成浆快、含砂量少的膨润土或黏土为宜。 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测定测定泥浆技术指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