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VIP免费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_第1页
1/10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_第2页
2/10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_第3页
3/10
- 1 - 大连理工大学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 名 学号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实验名称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的测试与应用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加深对多普勒效应的了解 2. 测量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及物体的运动速度 主要仪器设备: DH-DPL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示波器 其中, DH-DPL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由实验仪、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和测试架三个部份组成。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实际的声波传播多处于三维的状态下, 先只考虑其中的一维(x 方向)以简化其处理过程。 设声源在原点,声源振动频率为 f,接收点在 x 0,运动和传播都在 x 轴向上, 则可以得到声源和接收点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振动位移表达式: 000 cosxctpp , 其中00xc为距离差引起的相位角的滞后项, 0c 为声速。 然后分多种情况考虑多普勒效应的发生: 1.1 声源运动速度为SV ,介质和接收点不动 假设声源在移动时只发出一个脉冲波, 在 t 时刻接收器收到该脉冲波, 则可以算出从零时刻到声源发出该脉冲波时, 声源移动的距离为)(0cxtVS, 而该时刻声源和接收器的实际距离为)(00cxtVxxS, 若令SM =SV /0c (声源运动的马赫数), 声源向接收点运动时SV (或SM )成 绩 教师签字 - 2 - 为正, 反之为负(以下各个马赫数的处理方法相同, 均以相互靠近的运动时记为正)。 则距离表达式变为)1/()(0SSMtVxx, 代回到波函数的普适表达式中, 得到变化的表达式:  0001coscxtMppS 可见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变为原来的SM11, 即: SSMff 1 (声源运动) 1.2 根据同样的计算法, 通过计算脉冲波发出时的实际位移并代换普适表达式中的初始位移量, 便可以得到声源、介质不动,接收器运动速度为rV 时, 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为 fcVfMfrrr)1()1(0 (接收器运动) 1.3 介质不动,声源运动速度为SV ,接收器运动速度为rV ,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为 fMMfsrrs 11 (声源, 接收器都运动) 1.4 介质运动。 同样介质的运动会改变声波从源向接收点传播的实际表观速度(真实声速并没有发生变化), 导致计算收发声时的实时位移量变为tVxxm0, 通过同样的计算法, 可以得到此状态下接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