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 管理制度1、目的1.1、制订一种公司生产人员环保、安全、健康的管理体系。通过层层分工和贯彻,最大程度地确保我们在生产产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员工身体的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司财产的损害。1.2、保护环境,减少事故,确保职工身体健康。2、合用范畴2.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用于我司产品的生产管理。3、工作程序:EHS 采用逐级的责任制,各 EHS 模块的负责人对所负责的项目负全责。3.1、背景叙述3.1.1、在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管理上,EHS(环境健康安全)越来越成为公司发展的基础,工厂必须加强 EHS 的管理与建设。3.2 方针3.2.1、安全第一,防止为主;全员参加,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走系统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3 目的3.3.1、无事故、无人身伤害、无环境破坏。3.4 承诺:3.4.1、工厂保障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保障无任何安全事故,并致力完善环保。3.5 EHS 组织机构 3.6 各级职责及动作细则3.6.1 总经理3.6.1.1 对本单位的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负有全方面管理的责任和权限。3.6.1.2 为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人、财、物,并任命 EHS 管理者代表。3.6.1.3 负责 EHS 体系方针的制订、修订和组织评审。3.6.1.4 贯彻执行 EHS 有关的法律法规,负责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投入资金的审批。3.6.1.5 定时召开 EHS 管理评审会议。EHS 总经理EHS 副总经理EHS各部门主管EHS 环保负责人EHS职业卫生负责人人EHS安全部负责人EHS 应急响应负责人 部门主管3.6.2 分管 EHS 的副总经理3.6.2.1 确认公司制订的重要 EHS 体系的环境因素与否符合实际状况。3.6.2.2 组织 EHS 管理委员审核公司的 EHS 体系的目的、指标及管理方案。3.6.2.3 负责组织制订文献、程序并进行审批,负责工作的分解和检查贯彻。3.6.2.4 组织实施内部 EHS 体系的审核,并撰写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状况之见解报告。3.6.2.5 确保整个环境健康安全体系正常有效运行。3.6.2.6 协调环境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矛盾。3.6.2.7 向总经理报告 EHS 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以供评审。3.6.3 各部门负责人3.6.3.1 监督所属部门的环境运行状况。3.6.3.2 审批基准文献。3.6.3.3 负责对 EHS 体系方针的起草、审议和参加评审。3.6.3.4 对重要 EHS 体系的环境因素进行审核并对目的、指标制订的可行性进行研讨。3.6.3.5 制订出本部门的 EHS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