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案例分激励案例分析析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激励方式激励方式案例——林肯电气公司案例——林肯电气公司案例——李强的困惑案例——李强的困惑案例分析——激励案例分析——激励制作者:12工商管理2班钱聪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成功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归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如对衣、食、住等方面的需要)(保障人身安全等需要)(友谊、结社等需要)(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社交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尊重需要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金字塔”高低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激励因素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工资、监督、地位、安全、工作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人际关系工作本身、赏识、提升、成长的可能性、责任、成就双因素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双因素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激励方法激励方法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激励激励方法方法激励激励方法方法物质激励物质激励现金薪酬非现金薪酬在薪酬上增强激励性因素收益分享计划股票奖励形式福利与奖励政策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崇高目标、建立共识、追求卓越创造激励性的分享气氛公平感、组织冲突、领导方式、信息沟通、群体规范参与管理机制权利、信息、知识和技能、报酬情感激励归属感、保留员工个性正负强化激励赞美的艺术、温柔的训斥尊重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竞争激励竞争激励鲶鱼效应——危机激励目标激励激励作用=目标意义*实现可能性实行“末日管理”末位淘汰制保持良性竞争赏罚公平案例——案例——林肯电气公司林肯电气公司林肯电气公司年销售额为44亿美元,拥有2400名员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激励员工的方法。该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于生产弧焊设备和辅助材料。林肯电气公司的生产工人按件计酬,他们没有最低小时工资,员工为公司工作两年后,便可以分享年终奖金。在过去的56年中,平均奖金额是基本工资的95.5%。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员工年均收入为44000美元左右,远远超出制造业员工年收入17000美元的平均水平。公司自1958年开始一直推行职业保障政策,从那时起,他们没有辞退过一名员工。当然,作为对此政策的回报,员工也相应要做到几点:在经济萧条时他们必须接受减少工作时间的决定;而且要接受工作调换的决定;有时甚至为了维持每周30小时的最低工作量,而不得不调整到一个报酬更低的岗位上。案例——林肯电气公司案例——林肯电气公司林肯公司极具成本和生产率意识,如果工人生产出一个不合标准的部件,那么除非这个部件修改至符合标准,否则这件产品就不能计入该工人的工资中。严格的计件工资制度和高度竞争性的绩效评估系统,形成了一种很有压力的氛围,有些工人还因此产生了一定的焦虑感,但这种压力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据该公司的一位管理者估计,与竞争对手相比,林肯公司的总体生产率是他们的两倍。该公司还是美国工业界中工人流动率最低的公司之一。前不久,该公司的两个分厂被《财福》杂志评为全美十佳管理企业。案例——林肯电气公司案例——林肯电气公司案例思考题:1、林肯公司使用了何种激励理论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为什么林肯公司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工作?3你认为这种激励系统可能会给管理层带来什么问题?林肯电气公司在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方面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激励理论:1)公平理论。表现在生产工人工资采取按件计酬,同时公司的奖金制度有一整套计算公式,全面考虑了公司的毛利润及员工的生产率与业绩,这种做法一方面将所得与所付出充分联系起来,意味着大家报酬的取得和多少完全看个人的生产量,而与所占据的职位无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产量与质量进行挂钩,确保高产量同时实现高质量,否则员工的奖金会受到影响,无疑这也是一种水平。2)期望理论。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