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认知发展与教育(一)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一、感觉 :个别属性1、感觉适应 2 、感觉对比 3 、感觉相互作用 4 、联觉 5 、感觉的相互补偿 6 、敏感化二、知觉 :整体认识知觉的基本特征: 1 选择性(背景、对象、双关图);2 理解性(言语); 3 整体性; 4 恒常性(会被破坏)三、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强度律(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板书、模型、声音)2.组合律(时空上接近或相似的刺激、分节分段、间隔、停顿、板书的空间布局和排列顺序)3.差异律(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越容易被感知、制作教具、绘制图表、进行演示实验以及板书、增大差异)4.理解律(言语指导可使感知更加迅速、完整;直观与言语相结合)5.协同律(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眼耳口鼻手协同参加)6.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易被感知;制作教具时注意变静为动)四、 观察力1.含义: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和高级形态。2.观察力的品质( 6 种):目的性、条理性、理解性、敏锐性、复杂性、精确性五、学生观察力的培养(2011简答):(1)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提高自觉性和积极性(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3)复习或者预习相关知识 (4)学会做观察记录 (5)观察后的交流、 归纳、总结、反思(二) 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 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二、 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备用性三、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划分:形象记忆 、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 :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3)根据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贮存与提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根据记忆加工存储的内容:程序性记忆: 知觉技能、 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 陈述性记忆:事实和事件 。四、 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者回忆(1)识记: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2) 保持:对记忆的巩固五、遗忘 (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原因: 1 衰退说 2 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3 动机说(压抑说) 4 同化说(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