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99章跨文化谈判章跨文化谈判第一节了解文化一、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独有的特征;通过其成员所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区别。文化涉及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宗教体系,它也包括由这些群体所创造独一无二的产物,如艺术、建筑、音乐、戏剧以及文学。文化影响着事物发展、人类行为和因果关系的心理模式。•民族、职业团体、社会阶层、性别、种族、部落、公司、俱乐部和社会运动都可能成为具体文化分支的基础。•文化具有多样性,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二、文化冰山模型—施耐德(Schnaider)行为手工艺品制度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关于世界和人性的设想第二节文化价值观与谈判规范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指在保全自己还是保全集体的问题上人类的基本动机。(一)个人主义•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中,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和对个人利益的关注高于一切。他们将实现个人目标看成首要任务。个人幸福和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需求之上。•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人喜欢对他们的世界和他人施加影响力和控制力,个人成就最终受到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奖励。•个人主义的一个含义与分配性战术相关。利己主义者会使用更多的策略来提高他们的谈判力。他们更能够接受竞争性交易策略和诈骗手段,也更显得缺乏道德感。(二)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根治于社会群体中,个人则被看成是群体中的一员。•主要动机是关心集体和对集体的一种归属感。他们关注自己的行为对群体成员所造成的影响,他们共享资源,相互依赖。•政治和经济制度按照阶层而不是个人进行奖赏。•个人主义者顾及自己的面子,计较个人得失;而集体主义者关心他人的得失。•美国人在获得最大联合收益时感到更满意,而香港人在取得相等结果时感到更满意。(三)对谈判的影响•社会关系•合作•团体内偏袒1、社会关系•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工作友谊的密度、工具性、关系的亲密度、关系的持久度方面存在差别。•文化遵循不同的规范在团体内部形成了社会关系。•北美商业关系以市场为导向并通过是否有利可图的市场标准形成一套人际关系。这种趋势表明北美的人际关系并不以友情为基础而只是注重实用性。•中国的商业关系以家族为导向,雇员为了组织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在组织内分享资源,忠诚并服从上级是中国人际关系的特点•德国的商业关系以法律与官僚主义为导向,遵循正式的分类与规则2、合作•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人的行为比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人更具合作性。•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开发潜力时加强合作意味着集体主义这更注重群体的需求和目标,更愿意牺牲个人利益去获取集体利益•对文化规范的差异的认知可以成为强有力的谈判策略3、团体偏袒•团体偏袒是指对自己群体内部成员比其他群体成员更加偏爱的强烈趋势,即使这样做没有任何逻辑基础。•来自集体文化的成员比来自个人主义的成员表现得更为明显。•当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感觉自己的团体占少数时,他们会变得更有竞争性。•团体内偏袒通常对团体内成员产生积极影响,但它对团体外成员以及团体关系是有害的。二、平等主义与等级主义•(一)平等主义权力关系•在平等主义权力关系中,每个人都期望被平等对待。该权力关系并不是意味着每个人都处于相同的社会地位,而是说,社会地位的差别很容易被渗透。•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地位界限是可渗透的,较高的社会地位可能是短暂的。•平等主义文化赋予人们自己解决争端的权力。•谈判的实力基础也有不同:在平等主义文化中一个人的谈判协议最佳替代方案和信息是实力的主要源泉,地位和等级是无关紧要的。(二)等级主义权力关系•等级主义权力关系文化对社会地位十分尊崇。地位意味着权力,很难渗透和改变。•社会地位低的人对社会地位高的人十分尊崇;反过来,作为特权人物和社会地位高的人有义务照顾社会地位低的人的需求•等级主义文化的行为规范是不能挑战社会地位高的成员,因此,发生在不同等级之间的冲突不像在平等主义文化中那样频繁。(二)等级主义权力关系•在等级主义文化中,来自同一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可能是靠上层人士的威慑力,而不是靠双方的直接对抗得到控制•在等级主义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