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槽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作者: 来源:天涯问答 发布时间:2009-11-12 13:27:12 浏览量:89 次 在正常运转条件下该密封的闭合力等于开启力,这是理想的设计工况,若受到外来干扰,间隙减小,则气体剪切率增大,螺旋槽开启间隙的效能增加,开启力大于闭合力,恢复到原 间隙;若受到外扰间隙增大,则缝隙内膜下降,开启力小于闭合力,密封面合拢恢复到原间隙,只要在设计考虑的范围内,外扰消失后马上即可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种阻止气膜间隙改变的自我恢复能力叫气膜刚度,因此,螺旋槽面密封对压力波动和外来机械干扰是很敏感的。只要密封设计能产生最大的气膜刚度和很小的平衡间隙的最佳工况,螺旋槽面密封的运转时间间隙变化就不会很显著,因此,衡量干气密封稳定性的指标就是密封产生气膜刚度的大小,气膜刚度越大,表明密封的抗波动能力越强,密封运行就越稳定。 影响干气密封性能的主要参数 干气密封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密封运行的稳定性(或者说使用寿命)和密封泄漏量的矛盾上面,影响干气密封泄漏量的直接因素就是干气密封的气膜厚度,也就是干气密封运转时密封面间形成的工作间隙。 干气密封系统: (1)简介 干气密封是一种气膜润滑的流体动、静压结合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主要应用于天然气管线、炼油、石油化工、化工等行业的透平压缩机、透平膨胀机等旋转机械。干气密封最早是由螺旋槽气体轴承转化而来的,和其他机械密封相比,其主要区别是在旋转环或静止环端面上(或者同时在这两个端面上)刻有浅槽,当密封运转时,在密封端面形成气膜,使之脱离接触,因而端面几乎无磨损。其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气泄漏量小,功耗极低,工艺回路无油污染,工艺气也不污染润滑油系统。 (2)工艺流程及说明 (a)氮气流程 氮气从氮气罐引出经粗滤器与精滤器,过滤精度达到 1u 后分为四路。 两路前置密封气(缓冲气):一路经孔板进入高压端密封腔,另一路经孔板进入低压端密封腔。进入前置密封腔体内氮气主要是防止机体内介质气污染密封端面,用孔板控制氮气消耗量。 两路主密封气:一路经流量计进入高压端主密封腔,另一路经流量计进入低压端主密封腔。压缩机运转时,依靠刻在动环上螺旋槽的泵送作用,打开密封端面并起润滑、冷却作用。一套主密封氮气正常消耗量≤1NM3/h。 (b)仪表风流程 仪表风从装置仪表风管网引出经过滤器,过滤到 3u 精度后,至干气密封柜,作为隔离气。两路后置密封气(隔离气):一路经孔板进入低压端后置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