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病人因为觉得眼睛干而向眼科医生求诊,经检查后被诊断为干眼症(Dry Eye),需要接受治疗。干眼症是眼科门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都十分普遍。患上干眼症,如果没有适当治疗,眼睛可能因滋润不足而出现不适症状,还可能会影响视觉质素,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角膜受损,进一步影响视力。因此一旦确诊患上干眼症,应该值得重视,寻求积极的治疗方法,以免影响视力。本篇主要为大家介绍干眼症成因和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何谓干眼症? 干眼症是眼科门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皆是十分普遍,由于泪水的分泌在正常的情况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所以干眼症的病患也以年长者居多,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可能因为她们受荷尔蒙影响,而导致泪水分泌更加减少。不过,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的加剧,年轻的干眼症患者也越来越多。 传统认为干眼症是因为眼睛泪液分泌量不足或分布不均,或泪液过度蒸发,造成泪液无法适当保持眼球表面湿润。但泪液膜及眼球表面学会(Tear Film and Ocular Surface Society)于 2007年为干眼症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干眼症是一种泪液与眼球表面的疾病,成因众多,徵状包括眼部不适、影响视觉质素及导致泪膜(Tear Film)不稳定。其中不稳定泪膜更可能导致眼球表面的组织伤害。 另外,某些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如Sjgren's 综合症,也可能导致干眼,如果确定病因,则应治疗全身性的疾病,同时治疗干眼,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泪膜功能与干眼症 泪膜为覆盖眼球前表面的一层液体薄膜,覆盖在角膜和结膜的最外面,泪膜的功能主要包括:冲刷清洁角膜表面(不断刷新的泪液,可去除落在角膜表面的异物与微生物,防御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和营养润滑眼球表面,提高角膜的光学性能。 泪膜可以分为三层: 1. 脂质层(Lipid layer):为泪膜的最外层,主要成份是油脂,主要由睑板腺(Meibomian Glands)所分泌。在正常体温下呈液态,可防止泪液蒸发。 2. 泪水层(Aqueous Layer):为泪膜中层,是三层结构中最厚的一层,主要由水、无机盐、有机物、蛋白酶和球蛋白等组成,是由泪腺(Lacrimal Gland)分泌。除滋润作用和给角膜供氧作用外,更有抗菌及杀除有害微生物、清除代谢物的功能。 3.粘液层(Mucous Layer):为泪膜的内层。覆盖于角膜上皮表面,主要是粘 性物质(Mucin)。主要由结膜上 皮 杯 状 细 胞(Conjunctival Goblet Cells)分泌,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在角膜上皮层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