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目 录 第一章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 天。在此期内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宫内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易受环境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4℃~26℃,湿度55%~65%。病室内每日通风两次(30~60 分钟),每日用洁净屏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 1 小时,保持室内清洁。 2.保暖 调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 (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安全。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般以侧卧位为宣,避免溢乳导致新生儿窒息。 5.沐浴 (1)沐浴时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6-28℃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测试较暖即可。 (2)沐浴应在喂奶前或喂奶 1 小时后进行。 (3)沐浴时应先早产儿、后非感染、然后感染患儿;从最干净的区域到最脏的区域,.即从眼睛、面部到头部、四肢,最后清洗臀部。 (4)沐浴时注意皱褶皮肤的清洁,如腋下、颈部、男婴包皮内、女婴外阴等部位。 (5)无沐浴禁忌者每日沐浴一次,不宜沐浴者每日行床旁擦浴1 次。沐浴用品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 6.患儿入室后立即测体重 1 次,早产儿每日监测体重 1 次,足月儿每周测体重一次,特殊情况下遵医嘱执行。 7.喂养选用新生儿配方奶,有条件时选用母乳。一般每 3 小时喂一次,或按需喂养。奶量遵医嘱执行。选择奶嘴时宜选用质地柔软的小号橡胶奶嘴,奶嘴孔不宜过大,以防发生呛咳引起窒息。喂奶时注意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如呕吐、胃排空迟缓、腹胀及消化道出血等。 8.基础护理 (1)脐部护理 1)注意评估脐带残端有无渗出、脐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征象。 2)残端及脐轮每日用消毒液涂擦至少2 次,并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尿液污染。 (2)勤换尿布 每次更换6~8 次,异常情况下随时更换,避免尿液及大便对臀部皮肤的刺激。 (3)口腔护理每日2 次,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4)眼部护理每日2 次,选用生理盐水。 (5)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引起褥疮。 9.严格身份识别 (1)新患儿入院时需佩戴手脚腕带(注明母亲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出生日期、体重),保证双重身份识别。 (2)住院期间的任何操作,如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