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热3.液体的热胀冷缩一、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有 3 页,分两个部分。第一个活动——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时遇到的问题来改进实验装置,以及利用这个实验装置来探索水的热胀冷缩性质。怎样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水受热后体积的变化,讨论改进实验装置和方法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活动。第二个活动——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则通过这个装置来研究更多的其他液体,看看它们是不是也热胀冷缩,目的是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最后得出“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概念。二、教学背景:本课是《热》单元的第三课,活动延续了前一节课的话题,研究直接指向水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学生在前一节课中观察到:水在受热后,试管口的气球皮似乎鼓起来了。那么如果水更热了以后会怎么样呢?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就是这个问题。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 受冷时体积缩小,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科学词汇:热胀、冷缩(二)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核心价值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教 学重 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 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为全班准备: 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学生课前每组准备一种液体教学流程基础设计个性设 计课前准备:教师用热得快烧开水一、情景导入,进入问题1.在上课前老师在做什么,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什么现象啊? (水从热水瓶中溢出来了)2.请同学们思考在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电饭煲煮饭、烧开水等)二、水热胀的研究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1.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水面有什么变化?(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2.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一杯热水、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