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基础知识测试卷5D1VIP免费

教育基础知识测试卷5D1_第1页
1/3
教育基础知识测试卷5D1_第2页
2/3
教育基础知识测试卷5D1_第3页
3/3
露影飞舞空间免费分享QQ: 421021411 教育基础知识测试卷参考答案(五)第二部分三、单项选择题46.A【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马卡连柯,体现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47.D【解析】 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48.B【解析】习俗水平阶段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49.B【解析】机体对号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50.C【解析】强化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从轻发落是为了强化犯人的立功行为。51.B【解析】 A 项是归因于运气的结果,C项是失败的归因。52.B 53.A【解析】加涅把正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两种。54.A 55.A【解析】凡是依靠操作自身的机体来实现的操作技能都属于徒手型操作技能。56.D【解析】托尔曼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概念。57.C【解析】长时记忆的信息主要来自通过复述的短时记忆信息。58.A 59.B【解析】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60.A【解析】模像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61.C【解析】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为此,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62.C【解析】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者问题。63.B【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64.B【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65.B【解析】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能力。66.B【解析】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67.D【解析】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68.D【解析】不连续的技能(断续性操作技能)只包括较短的序列,其精确性可以计数。如射击、投篮、投标、举重、按电钮、紧急刹车等都是典型的不连续的操作技能活动。69.B【解析】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70.B【解析】教学在学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基础知识测试卷5D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