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2019舒张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01概述诊断和治疗的内容•脑和脊髓的血管病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出血性血管病和缺血性血管病•分类决定了介入血管内治疗的目的,即对出血性病灶进行封堵、栓塞,对缺血性病变做溶栓、疏通和血管成形。诊断和治疗的内容•出血性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瘘,脊髓动静脉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周动静脉瘘等。•缺血性血管病包括急性脑梗塞,颈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脑静脉血栓等。02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事件中,缺血性卒中占多数,约为80%。颅内外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疾病是主要的独立因素。颅内外动脉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颈内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时间窗最短、最紧急的。急性缺血性卒中<6小时药物溶栓手术取栓<4.5小时>6小时传统治疗改善循环脑保护抗血小板......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相辅相成<3h:NNT=73-4.5h:NNT=14NNT=4-7每治疗100个病人38人获益,20人避免残疾静脉溶栓主要针对小血管闭塞,实施方便、快捷对大血管闭塞效果差机械取栓主要针对大血管闭塞,时间窗长于静脉溶栓技术难度高、设备材料要求高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相辅相成典型病例发病到院静脉溶栓多模CT动脉穿刺复流035min61min64min90min110min5d出院026min29min55min75min不同时间,不同结局典型病例发病到院静脉溶栓多模CT动脉穿刺复流0242min268min270min283min337min5d死亡026min28min41min95min颈动脉狭窄在我国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40~64岁的劳动力人群占近50%,而且危险因素控制率在我国很低。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约占90%以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既往6个月内无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或其他相关神经症状,只有头晕或轻度头痛的临床表现视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既往6个月内有TIA、一过性黑矇、患侧颅内血管导致的轻度或非致残性卒中等临床症状中一项或多项的颈动脉狭窄称为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血压正常者相比较,有高血压的人患脑卒中的危险要高4倍糖尿病糖尿病可以增加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危险,胰岛素抵抗患者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危险增加吸烟大量吸烟者脑卒中的危险度是少量吸烟者的2倍,其危险度在停止吸烟2年内明显减少,5年后回到不吸烟时的水平高脂血症虽然高脂血症可以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病的风险,但是和卒中的关系尚不确定,有研究表明经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对血管壁厚度、腔内面积和内-中膜厚度的进展都有控制作用。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大部分早期颈动脉狭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TIA患侧颈动脉狭窄导致的短暂性单眼黑矇或视野缺失、构音障碍、中枢性言语障碍、失语、肢体笨拙到偏瘫,肢体麻木或麻痹,大多数在1-2h内就可恢复。单纯的头痛、头晕、局部感觉障碍不伴有上述症状时不认为是TIA。缺血性脑卒中出现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昏迷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特征。其他脑缺血症状患者有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可以表现为思维模糊、体位性眩晕、双眼失明、共济失调、头晕、眩晕等症状。脑动脉灌注不足往往在突然从卧位改成坐位或坐位改成立位时发生。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DSA及颈动脉狭窄程度超声检查MRACTADSA“”仍然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1)轻度狭窄:<30%;(2)中度狭窄:30%~69%;(3)重度狭窄:70%~99%;(4)完全闭塞:闭塞前状态测量狭窄度>99%。无创性检查,成本低、敏感度高、可重复性好筛查首选的检查方法局限性在于需要依赖仪器及操作者的水平才能提高准确性MRA对动脉钙化的不敏感是其相对于超声和CTA的明显优势,但MRA图像显示的狭窄程度常会比实际的狭窄重,不能将接近闭塞的狭窄和完全闭塞区分开来,扫描时间长、患者的不自主运动均可引起伪影、老年或幼儿患者耐受性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DSA,如果动脉壁的钙化较重则影响动脉的有效显影,对远端小动脉的显影有时不理想,需要结合阅读横断面原始图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112绝对指征: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