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病例分享一般情况患者:邓某性别:男性年龄:50岁职业:木匠主诉:行动迟缓3年余加重半年。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肢活动稍不灵活,当时未予重视。于今年2月份因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湘雅医院诊断“帕金森病”,予口服“艾地苯醌、多巴丝肼、胞磷胆碱钠”对症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近半年来,患者出现右侧肢体活动缓慢,右手不能持筷,言语不流利,偶有视物模糊。近2月逐渐发展至左侧肢体进行性活动迟缓,右手不自主抖动,尤其激动、紧张时易出现。目前患者穿衣、系纽扣尚可自理,起床、翻身较缓慢,尚能单独行走。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睡眠可,大小便正常。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无特殊。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既往史既往史个人史个人史家族史家族史体格检查›T:36.2℃›R:20次/分›P:72次/分›Bp:127/72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专科查体›神志清楚,面具脸,帕金森异样姿势,反应力稍差,颈肌肌力增高,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上肢肌张力较高,齿轮样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左上肢体肌张力稍高,左下肢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检查正常,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大小便检查正常。肺部CT、心电图检查示:正常。腹部及泌尿系统彩超检查示:正常。辅助检查头颅平扫头颅平扫++头颅、颈部血管头颅、颈部血管MRIMRI::左侧颞顶叶及左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考虑缺血灶。左侧大脑前动脉主要由右侧颈内动脉供血。颈部血管MRA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诊断:帕金森病(H-Y分期:2期)治疗:美多芭:1/2片口服3次/天(餐前1小时);普拉克索:0.125mg口服3次/天;维生素B6:10mg口服3次/天;其他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治疗。好转出院讨论(概述)—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讨论(诊断)帕金森综合征诊断的确立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先决条件。其核心运动症状包括:•1.运动迟缓:即运动缓慢和在持续运动中运动幅度或速度的下降。——是确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的必需。•2.肌强直:即当患者处于放松体位时,四肢及颈部主要关节的被动运动缓慢。•3.静止性震颤:即肢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出现4-6Hz震颤。•4.姿势障碍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4):讨论非运动症状1、精神症状2、睡眠障碍3、自主神经症状4、感觉障碍支持标准(一)支持标准:患者对多巴胺能药物的治疗明确有显著有效。出现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临床体检观察到单个肢体的静止性震颤以下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帕金森病与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存在嗅觉减退或丧失头颅超声显示黑质异常回声(>20mm2)心脏内碘苄胍显像法(MIBG)显示心脏去交感神经支配绝对排除标准(二)绝对排除标准:存在明确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或者小脑性眼动异常(持续的凝视诱发的眼震、巨大方波跳动、超节律扫视)。(MSA,SCA)出现向下的垂直型核上性凝视麻痹,或者向下的垂直性扫视选择性减慢。(PSP)在发病5年内,患者被诊断为高度怀疑的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或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SP,CBD)发病3年后仍局限于下肢的帕金森样症状。(VP)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或多巴胺耗竭剂治疗诱导的帕金森综合征,其剂量和时程与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相一致。(药源性PD)尽管病情为中等严重程度,但患者对高剂量(>600mg/d)左旋多巴治疗缺乏显著的治疗应答。存在明确的皮质符合感觉丧失,以及存在明确的肢体观念运动性失用或进行性失语。(CBD)分子神经影像学检查突触前多巴胺能系统功能正常。存在明确可导致帕金森综合征或疑似与患者症状相关的其他疾病,或基于全面诊断评估,由专业医师判断其可能为其他综合征,而非帕金森病。警示征象(三)警示征象:发病5年内出现快速进展的步态障碍,以至于需要经常使用轮椅。(PSP,M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