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课稿周旺中学x'x'x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下面我将从使用教材、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验创新、实验效果评价等方面说一下对本节课的设计。一、教材本课题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学会如何设计探究实验。2.过程与方法(1)训练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明确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学会做探究实验;(2)通过学生参与探究,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创新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求实认真的实验态度。三、实验器材泡沫水箱、热水、冷水、电热水器(100度开水)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小刀、脱脂棉、馒头、清水、稀碘液等。四、实验设计原理在人体正常体温(37℃)的条件下,大约5~10分钟唾液能对淀粉进行消化,那么用什么来检验呢?用稀碘液能检验淀粉是否完全被消化。五、实验教学内容《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通过馒头越咀嚼越甜这一生活现象入题,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的作用。为下一节“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的教学奠定基础教学重点: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学内容:如何有效的组织、引导整个探究过程,熟练掌握学生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态度。六、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提出问题:正常体温下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作出假设:正常体温下唾液对淀粉有消化分解作用(二)制定计划1、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参考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初步制定实验计划。2、小组成员讨论进一步完善实验计划。3、教师必要的提示:①实验要设计对照组,可控制唾液这个单一变量但其他条件必须都相同。当然也可设计舌的搅拌、温度等变量。②选取可溶性淀粉和获得较多的纯净唾液(要涑口)是实验成功的关键。③实验要模拟人的口腔环境,即提供37℃左右的水浴并保持5~10分钟左右。淀粉必须完全被唾液消化④可溶性淀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以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变化。(三)实施计划(合作探究)1、分组分工(2人取唾液2人负责两根试管边水浴加热边摇匀,2人做观察记录,1人拿温度计测水温,1人随时加入热水)2、清点仪器(试管2只,温度计1个,量筒1,滴管1,稀碘液1瓶,脱脂棉)3、取材:取少许可溶性淀粉(宁少勿多)和较多的纯净唾液(宁多勿少),注意取唾液的方法。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可溶性淀粉与2ml唾液搅拌混合。可溶性淀粉与2ml清水搅拌混合。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4各加1-2滴碘液,摇匀4变量唾液这是我的水浴加热装置,热水取自电热水器烧开的水,随时升温保持恒温37摄氏度,每次加开水,试管必须从从水浴加热装置中取出,以免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四)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设计表格做好记录试管编号1234加入碘液是否变蓝结论:正常体温下,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不变蓝变蓝改传统的用酒精灯加热为泡沫水箱热水浴加热,一次加热的试管多,效率高,非常适合分组实验,并且温度好控制,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在这里控制水温是关键,水桶中的水温低于37摄氏度,要加开水升高温度,加开水时时要拿出试管,以免温度过高使得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七、实验创新要点八、实验效果评价优点:1、通过本实验学生熟悉了探究实验的一般流程。而且有的学生很有创意。2、学生分组探究,学生分工合作,配合得很好,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缺点:学生在实验中操作不规范(1)有的小组在试管上没有贴标签作标记。(2)有的小组试管内注入的液体量多少不一。(3)有的小组选择的可溶性淀粉太多。九、教师小结:教师对本次探究实验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同时强调做探究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严谨性,除了所要探究的因素外,其他条件要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板书设计一、实验准备:二、研究问题和实验假设三、实验设计四、实验注意事项五、实验过程六、实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