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挤压试验•用于诊断肋骨骨折和胸肋关节脱位。检查分两步:先进行前后挤压,检查者一手扶住后背部,另一手从前面推压胸骨部,使之产生前后挤压力,如有肋骨骨折时,则骨折处有明显疼痛感或出现骨擦音;再行侧方挤压,用两手分别放置胸廓两侧,向中间用力挤压,如有骨折或胸肋关节脱位,则在损伤处出现疼痛反应。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交迭置于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的角度下(如使头部后伸并向患侧倾斜)进行按压。如出现颈部疼痛或上肢放射痛,即为阳性反应,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常见于神经根性颈椎病。椎间孔分离试验•患者正坐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和枕部,向上牵拉。如患者能感到颈部和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提示为颈椎病(以根型颈椎病为多见,对颈型亦有诊断意义)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置患侧头部,另一手握患腕做反向牵引,此时牵拉臂丛神经,若患肢出现窜痛麻木,则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临床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深吸气试验(Adson试验)患者坐位,昂首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检查者一手抵患侧下颌,给予阻力,一手摸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表示血管受挤压,常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拾物试验•主要用于判断小儿脊柱前屈功能有无障碍。当小儿不配合检查时,常用此方法检查。置一物于地面,嘱患儿拾起,注意观察患儿的取物动作和姿势。正常时,应直立弯腰伸手拾起。当脊柱有病变,腰不能前屈时,患儿则屈髋、屈膝,腰部板直,一手扶住膝部下蹲,用另一手拾起该物。此为拾物试验阳性。俯卧背伸试验•用于检查婴幼儿脊柱是否有保护性僵硬或脊柱病变,患儿俯卧,两下肢伸直并拢,检查者提起其双足,使腰部过伸。正常脊柱呈弧形后伸状态。有病变者则大腿和骨盆与腹壁同时离开床面,脊柱呈强直状态。腰骶关节试验(骨盆回旋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骶部疾患。患者仰卧,双腿并拢,令其尽量屈膝、屈髋,检查者双手扶住膝部用力按压,使大腿贴近腹壁,这时腰骶部呈被动屈曲状态,如有病变则腰骶部出现疼痛反应即为阳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患者足部,另手保持膝关节在伸直位,将两下肢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正常时,两下肢同样能抬高80°以上,除膕窝部有紧张感外,并无疼痛或其他不适。若一侧下肢或双下肢抬高幅度降低,不能继续抬高,同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常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坐位屈颈试验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两腿伸直,使坐骨神经处于紧张状态,然后被动或自动向前屈颈,如出现患肢疼痛即为阳性。股神经紧张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骨盆,另一手握患肢小腿下端,膝关节伸直或屈曲,将大腿强力后伸,如出现大腿前方放射样疼痛,即为阳性,表示可能有股神经根受压。屈膝试验患者俯卧位,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按住其骶髂部,另一手握患侧踝部,并将小腿抬起使膝关节逐渐屈曲,使足跟接近臀部。若出现腰部和大腿前侧放射性痛,即为阳性,提示股神经损害,并可根据疼痛的起始位置以判断其受损的部位。骨盆分离试验•多用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骨盆挤压试验•用于诊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向中线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斜扳试验用于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取仰卧位,健侧腿伸直,患侧腿屈髋,屈膝各90°;检查者一手扶住膝部,一手按住同侧肩部,然后用力使大腿内收,向下按在膝部,如骶髂关节发生疼痛为阳性。单髋后伸试验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取俯卧位,两下肢并拢伸直,检查者一手按住骶骨中央部,另一手肘部托住患侧大腿下部,用力向上抬起患肢,使之过度后伸,如骶髂关节疼痛则为阳性。NoImageTHANKYOUSUCCESS24/10/2017可编辑搭肩试验(Dugas氏征)•患者屈肘,如手能搭到对侧肩部的同时,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患者不能完成上述动作,或仅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