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中职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浅谈中职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教学 摘 要:《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须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进展年龄特点及其进展变化的规律,并探讨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学;职业中专;教学思路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是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加下,由老师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须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进展年龄特点及其进展变化的规律,并探讨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它在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的一些特别性,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大教育环境中”的地位不够重要,为了更好的适应素养教育的要求,更好的促进当前不断前行的职业教育改革,有必要对当前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探究一些新的思路。而要找到新的思路,首先就要具体地分析一下目前职业中专在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的原因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所用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是教育部推举的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第二版。教材体系科学、合理,例证丰富而恰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有用性。当前,适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并不多,而这本教材从总体上来讲内容比较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系完整,因此被多数中职学校用作主要教材,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1)理论性强,表述较难理解。由于大多数中职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心理学,所以在理解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时存在困难。有一些章节理论知识点比较多,但缺乏实例说明,让学生产生困惑,难于理解。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内容繁杂,易混淆。幼儿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教材将幼儿心理进展观和教育观渗透于各个章节当中,人们比较热点关注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等也编排在特定的章节中,这些内容虽然丰富,但也比较繁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大学现象,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生多数因为喜爱声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学生更倾向于动手操作能力,在趣味性十足的这些领域当中,学生很容易收获成就感,而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