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测量设备校准控制程序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测量设备(计量器具),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及参考标准的校准管理要求。保证用于测量的设备(计量器具)能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2. 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与实验结果有关的测量设备(计量器具),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及参考标准的校准控制和管理。3. 定义3.1 测量设备(计量器具):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如铁电综合测试系统、高真空高低温(冲击)环境模拟设备、震动模拟测试设备等。包括辅助测量设备:用测量分析的样品制备、消解及保持测量仪器功能正常的设备。如光学隔震平台、循环水系统、恒温水浴、搅拌器、样品切片设备、真空泵等。3.2 参考标准:在本实验室内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本实验室所做的测量均从它导出。4. 工作程序4.1 测量设备的采购及验收测试中心综合管理组根据确定的检测和试验项目要求配备测量设备(含辅助测量设备),所配备的测量设备,其量程、精度、数量等应满足检测和试验活动要求。入所后应对设备实施验收,并制订相应的测量设备操作规程,规定使用的步骤、方法等。若校验员无操作能力或技能,所人事部门应按操作规程及检测和试验的要求对检验员进行培训。4.2 测量设备的初次校准4.2.1 经验收合格的测量设备,应交由条件保障中心计量室进行校准(检定)或送国家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校准(检定),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并对合格仪器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性标识,便于使用和管理人员识别;测试中心综合管理组负责对本实验室测量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建立《测量设备一览表》,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等。4.2.2 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4.2.3 对无法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的测量设备,可根据《测量设备内部校准方法》规定的校准项目、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实行内部校准。《测量设备内部校准方法》由专业测试组技术人员负责编写,综合管理组负责其受控管理及分类保存。上述实行内部校准的测量设备属于本实验室参考标准的,其校准方法经中心主任批准后,还需呈报国家合格评定委员会审核,经审核通过,方能作为本实验室测量设备实行内部校准的依据。4.2.4 测试中心综合管理组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4.3 仪器设备的周期校准4.3.1 测试中心综合管理组负责编制《测量设备校准计划》,按校检类别和周期制订每年的校准计划,报测试中...